陳寬薇
訓道者冷眼靜觀現世的一些現象,這些現象都讓他嘆為空虛,一如追風之不實在;當然此風完全不同於耶穌所說的隨意吹送的風。他看到現象卻沒有辦法找到答案,但訓道者似乎比約伯冷靜,不會自尋煩惱不停地辯證,非要追尋個所以然不可!
他看到的現象都讓他覺得不合理,一個人既能擁有財富、榮耀,但卻無福享受,反得拱手他人;換句話說有人能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又看到子女眾多的人並不能因此而享有福樂,連入土都難安。他還看到人有填不滿的欲望,因此人在勞碌中痛苦地活著。凡此種種都不合理。
有耕耘有收穫,有收穫有享受,這才是天經地義的事,怎麼是讓他人坐享其成呢?多子多孫多福樂,怎麼至老年卻不得享有安葬呢?其實人類社會所呈現的不公平、不合理、不應該等等生活狀況,處處都是,而我們也的確有一大套應該和不應該的大道理。
可惜的是,這些應該和不應該,全都是我們按照自己主觀的因果要求而定的,但這是小孩子的遊戲。一個成熟的人會從經驗,特別是從累積的經驗中去領悟人生百態,他會發現不少的莫名訝異,也會有無奈無助的感嘆,人可真是「不能與強於自己的抗辯」。
不需抗辯,但可問天。不要「多說話,多空談」,只要靜靜的問天,真的是在無語的心態下細問蒼天。細細地玩味世間種種,逐漸會從「空虛」裡走出來,取而代之的形容詞會是空曠遼遠、摸不著邊際。天太偉大,地太有限而人是多麼渺小。天主以人間的無常變易,顯示祂多元無限,但貫穿無常的則是不易之一。
一顯萬象,萬象歸一,是生命的奧妙,是生命挑戰人心又迷惑人心之所在,人不可冷眼旁觀,人要熱誠地跳進這奧妙的漩渦,在其翻騰起伏的變易下,「虛心與你的天主來往」,踏著柔和溫馴的步履歸向不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