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佳豔
二○○六年七月,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日子,爸爸和孩子們終於在我隻身前往澳洲墨爾本半年後,也出發到那裡和我會合,開始了我們全家的留學生活。我們家從彼此分離半年,到能彼此互愛地擁抱;從一無所有,到家當滿行囊地向異鄉出發去留學,我們從不質疑這樣的決定。我們堅定地祈禱,相信聖神會助佑,家庭的保母──聖母媽媽會看顧。於是!出發了!爸爸和孩子們!
身為媽媽及留學生雙重身分的我,對自己有很深的期許。當時,念完神學院後,在院長艾神父的推薦與台北教區的幫助下,我願意答覆為婚姻與家庭牧靈輔導的使命而再進修,以便服務教會內更多的家庭。然而兩個孩都小三、小五了,已近中年的媽媽,要再念書,真是一個挑戰!
在我和孩子順利就學後,爸爸也開始在墨爾本大學研究室與其他教授一起作研究。孩子就讀的是墨爾本教區天主教聖心小學,這所教會學校,是以家庭為單位收費,不論每家有幾位小孩,所繳交的費用都一樣。當然這是為鼓勵家庭多生育子女,相較之下,今日亞洲的少子化問題,日後將會知其嚴重性。
非常榮幸也是恩寵,孩子們開始了他們的教育與信仰歷程。在澳洲天主教小學,宗教課是一門相當正式且重要的課程。學校內的老師一定是天主教教友,他們兼具專業與信仰。天主教教育部更派有一位專業語言老師駐校,教授國際學生英文。
小三的兒子開始上課後,身邊總有一位同學陪伴著,陪他一起玩、一起上教堂、甚至陪他去嗯嗯!於是,他在上課後一週開口講英文了。他每天開心地穿著印有Be Faithful的校服和姊姊一起走路上學,回家後,他完整地用英文和我們分享在學校所發生的感人事件。聽完後,我掉下淚來。他,一個8歲的孩子,這麼勇敢地到一個陌生環境上課,而且每天帶著燦爛陽光般的笑臉上學,又帶著滿滿的希望放學。
10歲的姊姊剛開始也好擔心聽不懂怎麼辦?一個禮拜後,她不但會講,而且開始會寫短篇作文。一個月後她開始讀英文小說,看到她信心滿滿地拿起筆,寫下讀書心得;看到她現在能代表學校參加英文拼字比賽、英文演講比賽,信心滿滿的樣子,我和爸爸都十分感謝天主。
相對於天主的勇敢寶貝們,我這超軟弱的留學生老媽,就遜多了。第一天上課,教授是來自美國聖母大學的哲學教授,他的英文當然我能習慣,但那深奧的哲學觀,卻讓我覺得就算把我關在柏拉圖的洞穴中一年,恐怕也感受不到光的存在!我下課追著同學問,結果是這些來自荷蘭、紐西蘭、美國的同學們也都在洞穴中摸索,找不著要領啊!心想,只好硬著頭皮用我的破爛英文問教授了,他一定會一個頭兩個大!但當我問到他所談的人的位格問題,及我的報告問題(Chinese Room Argument)時,他竟說,台灣人的頭腦與英文都這麼好啊!頓時,我好想哭。因為我幾乎花了一個星期準備問題,而這中間的擔心與害怕竟被他的稱讚化解。說實在的我好想抱抱他!
我們各自在學校努力奮鬥。其間最令人開心的莫過於騎腳踏車去教堂,在路上我們彼此飆車歡笑,因為這是在台灣的我們所沒有的。身為留學生的我們,很多傢俱都是「拿」來的;因為每年聖誕節前會有大型傢俱回收,所以我們就沿街拿了兩個高級床架,床角有美麗木頭雕刻的花邊喔!當然有腳踏車騎也是因為有人丟棄,而我們把它帶回家,再換一些新零件噴上亮麗的油漆後,就成了一部新的腳踏車,女兒的還是粉紅芭比的顏色呢!
孩子在這些事上學習到回收及再生的益處。他們在我們每日的讀經與生活反省中,更有創意地說:如果我們用過的這些東西能再回收,送到非洲,那非洲小朋友就有床可以睡,不用睡在地上;有腳踏車可騎,不用走好遠的路去上課了。在教堂的路上,鄰居的波蘭籍爺爺奶奶總是說這兩個開心寶寶要去教堂了,因為遠遠就聽到他們那天使般的笑聲。進到教堂,大家除了開心問候之外,吉他聖詠團早已經準備好,有時是一對菲律賓夫婦,有時是一位愛爾蘭籍的媽媽帶領大家唱歌。因為大家用不同的英文發音,於是教堂成了聯合國教會,而我們都是天主所愛的子民。
彌撒後,我們回到家第一件事,便是讓孩子們把今天的福音寫在靈修筆記上。他們有一套非常有意思作法,我徵得他們的同意後,在此和大家分享:
孩子們把主日福音寫一遍,當然不能只是抄下來,他們分段寫,並以藝術家的天份畫下福音中所發生的事,並寫下感想。最令我們稱奇的是,他們畫的耶穌與門徒都是我們沒見過的圖像,諸如耶穌和門徒帶著笑容,甚至哈哈大笑、有人留著大鬍子、有人呈現懺悔的樣子。而他們所畫的海上奇蹟,也是我從未在任何圖畫中見過的:滿滿的魚群、滿滿的收穫及滿滿的大笑聲。每個主日我和爸爸最期待的是他們完成靈修筆記後,來向我們報告的時候,在豐富的顏色與耶穌的笑容中,我深深體會到仁慈的耶穌與他們同在。當然完成後的擁抱與鼓勵,便是最好的獎品。
從孩子出生,每天晚上我們會一起祈禱,從簡單的圖畫祈禱,到上小學後我們開始了依納爵的默觀祈禱,身為基督生活團團員的我們理應將默觀祈禱延續給孩子們,我們陪孩子默觀,牽他們到耶穌身旁。有一天我們問孩子們,在今天的福音默觀中,你們在耶穌的附近嗎?十歲的姊姊說:「我和耶穌坐在一起,聽祂說話。」八歲的弟弟不好意思地說:「我一直亂跑,一直叫耶穌,耶穌祢看我!」他說耶穌笑得好開心!這不禁讓我想起他們倆人一個文靜,一個活潑。耶穌一定有辦法搞定他們。
也許全家出國留學是辛苦的,但是在天主的愛翼下,我們有學習、有歡笑、有眷顧。我們何其榮幸,有父的恩寵。現在我們已經回國了,但仍持續經營這美滿的生活,不斷在感謝和讚美中承行主旨。我們願意為教會的家庭奉獻心力,也願意把所學專業奉獻給天主子民,當然在其中也必須不斷地接受考驗。
如果你和我一樣,相信你也有好多東西想分享,希望你和我一樣勇敢,讓我們一起把家庭福傳當作我們的使命!
(作者為羅馬拉特朗大學暨澳洲若望保祿二世婚姻與家庭研究所碩士、台北教區家庭委員會婚前懇談小組種子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