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台馨
在野黨提出拼經濟為選戰主軸,執政黨卻認為經濟好轉不見得能得到選票;雙方皆以勝選為依歸,拼經濟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卻不甚了了。
對『發展』議題有興趣的學者,首先注意到的是每人所得這個指標;相信每人所得的增加可以給人們更大的能力來控制環境,進而增加人類選擇的範圍。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Amartya K. Sen)針對『發展』一詞,提出新的闡釋;認為『發展』係指人類發展,而非經濟成長。他關心的是,人能否擁有實質自由而獲享自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沈恩的發展分析並非僅限於經濟層面的累積財富、增加所得,還向上提升到增進生活和享受自由的境界,包含了各種類型實質自由的探討,並非狹隘地將焦點放在每人所得成長這類量化的有限指標上。
晚近,經濟成長與發展分析最顯著的一種轉變是:除了實質資本外,越來越肯定人力資本的角色。人力資本之良窳,按其對促進和維持經濟成長的貢獻度高低來界定。
這樣的分析,既未深究為什麼要追求經濟成長,也未論及人力資本的形成,是否直接有助於人類邁向更自由、更豐富的生活。
比較而言,人類發展觀點與人力資本觀點的差異,在於目的與工具之別。前者以對人的關懷為重點,後者以人的工具有效性為關懷的重點。例如,倘若教育設施及健康照護等的擴張,能增加勞動生產力,因而使所得增加,持人力資本觀點者,會立即同意擴張教育設施及健康照護的作法;然而,若此擴張只能使人們更長壽、更能實現自我、更能和諧快樂的生活,卻不見得能增進勞動生產力或商品產量,則同樣的擴張教育設施和健康照護的作法,就得不到應有的認同。
從以上的闡釋可看出:人力資源觀點可能錯失了某些重要質素。因為教育和健康等,一方面有直接增進生活品質的效果;另一方面,能經由改善勞動品質,使生產力和所得增加,發揮間接提高生活水準的效果。寬廣的人類發展觀點,比較注重前者,即直接效果對人類生活自由的增進,而不管是否會通過生產的增加而達成生活自由的擴展。人力資本觀點,則較看重後者的間接效果。
人,不僅是達到社會成就的重要工具,同時他(她)本身即是目的。把人看成是一種優質的資本,並不是人之所以為人所能得到的最高待遇。
天主教會把每一個人,不論男女,都視為天主活生生的肖像,屢屢確認人是社會生活的主體、基礎和目標。因此,人能否擁有更多的選擇權,有能力過著自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才是幸福與否的關鍵。經濟成長僅是達到這個理想的要素之ㄧ,而人力資本又僅是促成經濟成長的方法之ㄧ,二者都有其局限。期望靠著選舉,贏得政權的政治人物,所該關心的應是以人為本的人類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