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組策劃
前言:
「變化快速」、「快速變化」的特性幾乎以雙乘的效果在今日的各個領域發酵、發燒,讓身處這個世代的人面臨極大的壓力與挑戰。
基督信徒該如何自處與面對,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於是我們邀請了天主教、基督教的朋友一起來探討:在面對如此遽變多元的世界,該如何活出基督信徒的面貌?
或許我們可以回到基督宗教的信仰核心──耶穌基督身上,看看祂的樣子。祂降生成「人」,活出一個真正「人」的樣子;祂更是親近、憐憫、愛護人的「人」。
身為跟隨祂的基督信徒,也許都該輕扣我們的教會、我們每個人的心門,問一聲:「有人在嗎?」
參與貴賓:(按姓氏筆劃排列)
李長瀚 先生(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
林郁曄 女士(中原大學宗研所.基督新教)
彭龍英 女士(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楊應望 神父(新店聖三堂主任司鐸.聖言會會士)
譚浚明 先生(中原大學宗研所.基督新教)
主持人:
趙榮珠 女士(《見證月刊》主編)
= = = = = = = = = = =
趙榮珠(以下簡稱趙):在今天現時現地的多元社會,有許多的議題發生,也有許多事情可以關懷。處身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基督信徒應該活出什麼樣的面貌,好使周遭的人可以看到新的希望?台灣教會又該如何培育我們的神職人員與教友,使我們有能力面對新的變化與挑戰?
天主教給人的印象一向是傳統與典雅,但是較被動,因此在時代進步的現代,需要一些激勵與驅動力。很高興有基督教的朋友參與今天的座談,讓我們可以彼此交流與互相學習。
進入主題之前,想先請教在座運用一點想像:假設您今天是本篤十六世,即將前往澳洲雪梨參與世界青年日,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談話,主題是身為今天的基督信徒,如何活出現代基督信徒的面貌,您將會如何表達?
彭龍英(以下簡稱彭):我會針對激發年輕人的熱情與加強信仰培育兩方面發言。我們都知道世青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參與,也相當程度的點燃他們對信仰的熱誠。因此,台灣的天主教會也需要設法營造一個吸引年輕人的氛圍,然後再給予信仰的教導,培養他們放開眼界與心胸,對社會、甚而對世界有一種使命感。
我在思高讀經推廣中心工作,主要是在推動、鼓勵大家閱讀聖經。目前教會內讀經的風氣在成長中,透過讀經,與聖言交談,可以加強我們使徒的熱情。我在工作中,所接觸的多是成年人,他們也都表示聖言可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結合,並產生力量,來面對生活中的許多挑戰。
回應今天座談的主題,現代的基督信徒要求靈命的成長,自己可以更積極主動些;因為今天社會的資訊十分發達,搜尋的方式與管道便捷又多元,不要再像過去,只是等待神父、修女或他人的「餵養」。
趙:也就是自己要主動找補給品,以加強信仰的成長。
基督教朋友給人的印象是主動積極與活力充沛,基督教某些知名的教堂也是充滿活力與熱情。現在請譚浚明先生談談廿一世紀基督信徒的面貌,以及我們要如何達成?
譚浚明(以下簡稱譚):首先我澄清以下的發言是我個人的立場,不代表新教。主持人剛才提到某知名的基督教堂很有活力時,我心中是滿感慨的。對於現代派的教會形式,我個人有諸多批判。因為他們在許多方面,過度地跟隨現今的世俗潮流,不論是形式、思維、語言、或包裝方式,無形中將信仰的尊貴價值扭曲了。如果只是想要有活力、現代新穎的形象,我不一定要到教會,我可以到影藝圈,到更多能釋放享樂的地方。
從今天座談的主題,與主持人的發言中,我感受到有個概念不斷地被強調,就是「現代」這兩個字。作一個基督徒我們活在現在,因此需要重視現代的處境,但是現代的問題並不只是現代人的專利,現代的思維也不只是現代才有的產物,歷史上很多時候人的問題、人應該學到的教訓都一直在重蹈覆轍。重點是除了重視現代的處境外,或許我們也應該回顧過去,而且是以一種「珍惜」並「檢視」傳統的立場,去思考如何面對現代的問題。當然傳統有它過去的歷史處境與背景,也需要檢視,不全然都可取。可是現代人或者是教會有時都不免陷入一種迷思、不正確的價值觀,就是「新的就是好的」,如果不對此加以省思批判,很容易會失之偏頗。
所以不論在任何世代、要作一個基督信徒,用生命見證基督,都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任務。而當反省思考我們信仰的本質時,我想到的是「道成肉身」(言成肉身)的教義,因為基督信仰的核心就是那位「言成肉身」的耶穌基督。這就無可避免面臨一種悖論、吊詭,就是上帝的聖言進入世界,與人性、人類的肉身結合,而這當中就有一種無法被抵消、抹滅的張力存在,因為這是神性和人性、超越性與內蘊性的結合,甚至是彼岸與此岸的會通。
上帝之所以選擇這種方式,進入這個世界,向這個世界傳揚救恩的訊息,是因為祂想親近人、愛人。所以基督信仰應是入世的,效法言成肉身的精神。但在言成肉身的過程中,我們應堅守聖言的本質,而不能在這個過程中,讓聖言被稀釋、美化、裝飾,甚至扭曲修改。所以我說作一個基督信徒是個艱難的任務,而基督身體力行,已在人世先走過一遭,祂憐愛世人,用世人了解的語言宣講天國的訊息,但祂面對世人的罪惡、錯謬,沒有任何妥協,也嚴厲批判,並且以身作則實踐上帝的真理。
所以今日的基督信徒不應試圖調解聖言與人言的衝突,而是要去溝通。因此,我們必須一手拿聖經、一手拿報紙,這是個比喻;也就是我們要有雙重聆聽
的態度,一方面我們用恭敬順從的心態去讀聖經,聆聽上帝的聖言;一方面也要傾聽人言,了解今日世界的處境,各種文化思潮、社會現象,以及各式各樣如環保、全球化等議題。
我們要思考如何以聖言回應人言,並且批判它,但同時也向世人表達上帝對世人的愛與拯救。
在此引述廿世紀一位最著名的殉道者—德國神學家潘霍華的一段話:「如果有人想在這個世界之外尋找上帝,他可以找到一個抽象、美好、純靜、安詳的世界,但在那個世界他永遠找不到上帝,因為上帝是降生在這個世界上的。」
今天對現代社會各種文化、思潮的關懷,雖然主持人提到天主教較為被動,但我認為儘管新教看來有活力,較積極主動,但其中也有許多膚淺之處,可能只學習到表象,沒有反思與批判,甚至有時好壞照單全收,缺乏進一步的省思與篩選,令人遺憾。
基督信徒應該積極入世,在社會當中實現信仰,但我們不應該輕忽或修正上帝的啟示、基督信仰對世人的冒犯性(offensiveness);不應為了迎合世人,而在過程中把真理妥協了,這是不可取的。
所以基督信徒面對世界的態度,應該是for and against,既合又反、又愛又恨、亦敵亦友。「for」是因為上帝對世人的摯愛,「against」是因為上帝以公義批判這個世界的罪惡。所以我們對這個世界也是若即若離,既不完全認同迎合,但也不是一味的避世,而是積極的以生命去見證基督,以行動實踐信仰,傳達聖言,而且在傳統上加以珍視,不輕易跟隨世俗潮流。
趙:謝謝譚先生幫助我們深入地分辨,身為現代基督信徒,面對基督信仰的價值以及今日社會的價值,該如何對應?我們不要讓基督文化中值得重視的珍寶,被一些膚淺的社會價值所稀釋,而是要提昇它們。這也一語道出今日基督信徒的困境與挑戰。
彭:談到廿一世紀基督信徒的面貌,我想到的是遠藤周作所寫的耶穌的面貌,也讓我反思到:基督在哪裡,基督徒就應該在哪裡。遠藤周作所關懷的是一些弱者,他的耶穌也是軟弱的形象,與弱者如一些信仰弱軟的、受苦、被迫害的人站在一起。
我自己這一年多來也在尋找一個可以將信仰實踐出來的機會。正好因緣際會參與了樂生療養院保留的運動。在這過程中,深刻體認到政府為了財團的利益,罔顧弱勢的權益,因此唯有與弱勢族群團結起來,才能形成一股力量,與壓迫者抗衡。
目前這個運動仍在進行中,雖不知能持續多久,但大家還是積極爭取,希望透過媒體或運用各種方式,喚醒大眾認清在我們的周圍有許多不正義的事情發生,如果我們今天去關懷,也許哪天自己的至親好友也有類似的遭遇,別人也能伸出援手,助我們一臂之力。
在這個過程中,我學習到很多。雖然參與的人很多都不是基督信徒,但都具有人道關懷的精神,這也幫助我回到自己信仰的根源耶穌基督身上,祂的福音就是告訴世人要讓這個世界更人性化,祂最關懷親近的就是邊緣的人。而這也幫助我更深刻明白基督的福音。
趙:謝謝龍英女士的分享,讓我們看到一個將神學放在生活中具體實踐的例子。
李長瀚(以下簡稱李):我是以一個社會學學生的角度來談,可能會有一些反骨的想法。首先是所謂「廿一世紀基督信徒的面貌」,請問誰是「基督信徒」?接下來要問的是,此次座談的題目有提到「廿世紀以來,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知識加速累積,特別是資訊、網路科技的突飛猛進,打破了國與國之間的疆界,天涯若比鄰,『全球化』已成為今日世界的潮流。」這種論述其實是美國結構功能論的看法,他們覺得這個世界天涯若比鄰,形成一個地球村,是愈來愈進步的。可是十七、八世紀歐陸派的學者就曾批判這個想法,還有科技的進步對這個世界、對人類是否有幫助也是沒有定論的。
我對「基督信徒」有疑問,是因為我認為基督信徒只是一個名稱而已,不代表任何意義。就好比要我填宗教信仰,我寫天主教友,但這為我而言,只是一個稱謂,沒有實質的意涵。所以我想改成「基督信仰」可能比較合適吧!
兩者有何差別呢?舉個具體的例子來說,當一個人遇到困難,他會攤開雙手祈禱說:「主耶穌!傷痛佔滿了我的心,我已經沒有能力走下去,我只有將這件事情交在祢手裡。」對我來說,這樣的人具有基督的信仰,才是名符其實的基督信徒,而不是徒具其名而已。
先做了定義之後,再來談廿一世紀基督信徒的面貌。我認為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以我閱讀新約的經驗,我在耶穌的身上得到啟發,就是倫理學的大逆轉,即倒轉倫理學,也就是愈在前的人,其實是愈在後的人,反之亦然。這個邏輯也適用於在充滿罪惡的地方,也是恩寵最多的地方;在滿口仁義道德的地方,卻是最虛偽的地方。
談了這麼多,我認為不論廿一世紀或廿二、廿三世紀,最重要的是處理人的問題。我曾在某教堂看到一些主日學的教學,讓我無法認同。舉個例子,有次主日學老師用了傳播攝影學一張舉世聞名的照片,是位攝影記者在非洲難民營所拍攝的,照片中有一位瘦骨嶙峋的小孩,有隻很大的禿鷹站立其後。以下是老師與學生的對話:
「你們看到什麼?」
「非洲人!」
「他們怎麼樣?」
「很瘦!」「很可憐!」
然後老師談到這個攝影師非常殘忍,拍了這張照片,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小女孩挨餓,而沒有去救她。老師接著說:
「所以小朋友,我們有許多的資源,吃得飽、穿得暖,非洲的小孩都沒東西吃,所以我們是不是要很幸福呢!」小朋友回答是,然後唱歌,課程結束。
如果我們都是以這種方式認識世界,其實我們認識的世界是扁平的。據我所知,他這張照片刊出後,也曾受到記者倫理協會的撻伐。但是這位攝影師曾經寫了一篇深沈反省的文章,而他這張照片也憾動了不少人心。所以這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探討、反省,而不只是單一的思維模式。
所以,怎麼認識人、如何對待人,不論在任何世代,都是最核心的議題。
其次是談到現代,現代媒介的轉換方式非常快速。譬如我現在與同學的溝通,都用一種「buboo」的軟體,也就是「假MSN」,看起來像在上網站,其實是在用MSN。這是一種新的溝通方式,改變了人與人溝通與相識的方式。我們要如何處理這種狀態,成了一個重要的議題。
另外,剛才譚先生提到基督信徒要一手拿聖經、一手拿報紙。我想請教的是您拿的是什麼報紙?蘋果日報?或中國時報?因為每個管道都有一些框架在其中。
所以,要成為一位名符其實的基督信仰者,是十分辛苦的。因為他不但要面對許多事情,而且每件事情都有非常複雜的層面。因此,是否能抓住信仰的核心,就是對人的關懷,然後在黑暗的地方看到美好,在光明的地方看到危機。
趙:謝謝長瀚。他提到一個很重要也很基本的價值,就是人的價值。基督來到世界,最重視的也就是人。祂也成為人,並教導我們如何做人、愛人。
楊應望(以下簡稱楊):要談廿一世紀基督信徒的面貌,首先要看耶穌基督的面貌,祂如何具體的生活在今天這個社會。菲律賓人的民族性活潑有創意,他們的耶穌圖像就呈現出多種的樣貌,像是手彈吉他的耶穌、騎著摩托車或拿著手機的耶穌等,如果純粹從外表來看,這些都是現代人的面貌。
然而廿一世紀的基督信徒不光只是外表,而是一個整體的人;在這之前先來談談耶穌到底是什麼樣的一位真正「神」又真正「人」)。祂的言語、行為與心靈是如何?當我說「我跟隨耶穌」,是表示我願意有耶穌的面貌。當然每個時代的背景不同,耶穌生活在祂那個時代的背景中,而我們是身處於廿一世紀的場合裡,但如同那海報,耶穌雖然騎摩托車、用手機,但是祂的臉是一樣的;所以基督徒即便是在不同時代、不同的場合中,但所呈現的面貌應該是一樣的。
我看到耶穌的面貌有三:一)愛的面貌。「我們所以認識了愛,因為那一位為我們捨棄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也當為弟兄們犧牲生命」(若壹三16)。我們要問自己,該如何活出一個充滿愛心的基督徒的樣子?
二)和平的面貌。宗徒大事錄十章36節說:「祂藉耶穌基督……祂原是萬民的主……宣講了和平的喜訊,把這道先傳給了以色列子民」,所以耶穌不只充滿了愛,祂帶來的喜訊是一個和平的喜訊。我們的生命中也都有很多的衝突,個人內在的衝突,和別人關係的衝突,但耶穌基督帶來的和平喜訊才能使我們活在廿一世紀的場合。
三)寬恕的面貌。若望福音第八章10~11節:「耶穌遂直起身向她說:『婦人,他們在哪裡呢?沒有人定妳的罪嗎?』,她說:『主!沒有人。』耶穌遂向她說:『我也不定妳得罪;去罷!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在今天這世代有很多的戰爭與暴力,我們跟隨耶穌也應有寬恕的面貌。現代人喜歡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耶穌告訴我們另一方式活出自己的生命。
祂活出了愛、和平與寬恕,我們這些跟隨祂的人,雖活於現代,但仍要活出祂的生命。耶穌常透過交談去感動人,像是若望福音第四章中要去井裡舀水的撒瑪黎雅婦人。這婦女如同現代社會的邊緣人,如愛滋病患者或是遊民,都是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但耶穌主動的走到這婦人面前,請求她的幫忙,使她慢慢感覺到自己是被接納的。耶穌雖然早已看出她是誰,她有五個丈夫,但是耶穌並不判斷她,耶穌讓她感覺到有尊嚴,這就是耶穌的寬恕,祂在對談中散佈了和平的訊息,使婦人認出祂是誰,於是她快樂地到村莊宣講耶穌,她成為橋樑,使全村的人都相信了耶穌。透過耶穌她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本來她是沒有勇氣和村莊的人來往(中午舀水的人最少),但她卻因耶穌而成為一個快樂的基督徒,我們也應帶著愛、和平與寬恕,透過交談,活出我們的生命,也活出我們的使命,讓人類看到希望。
就如有些家長教友會擔心自己的孩子因為上主日學而耽誤了課業,但我們有位常到教堂也當輔祭的孩子,考上建中,這為其他孩子與他們的父母是一個鼓勵。其實生命不只局限在某方面,而是要像耶穌一樣活出整體的人。
趙:謝謝楊神父,現在請大家交流對話。
林郁曄(以下簡稱林):我們常會用一些價值與倫理來要求基督信徒,神父剛才舉了很多聖經中談到的價值。其實聖經中所提出的東西常帶有衝突與挑戰的,除了迎合之外,應有更多的批判與反省,如耶穌反對人們在聖殿外做銀錢交易。當人們把生活的需求、個人的利益擺放在第一位時,祂是嚴厲批判的,同樣在我們這世代中,關懷與愛心的服務我們做很多了,缺乏的是批判的聲音,天主教在解放神學做了很多努力,但在亞洲還是滿式微的,我們需要一起加油。
譚:我覺得長瀚提的問題很好:「你看的是哪份報紙?」我們也可繼續追問:「你看的是哪個版本的聖經?」現在甚至打開電腦就有電子聖經。或許這是一個具體化的思維,的確每種媒體都有侷限與偏見,但「看報紙」只是意指基督徒必須用心瞭解世界的一種比喻,重要的是我們對於現代的關懷不是只是站在現代人的脈絡中去處理,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超越的、來自聖言的圖像,做為支援與力量,來自他者的聲音,去反思、去批判這處境當中可能有很多我們已習以為常、麻木而感覺不到的問題。
現代基督徒會形成兩種對立的極端:第一種是,看聖經不看報紙或是很少看報紙,這是保守型的基督徒,他們比較悲觀,性格是出世的,不太關心這時代的需要與思潮,他們只關心彼岸,這不是基督信仰者該有的態度,因為耶穌不是這個樣子,祂的跟隨者也不這樣。
另一極端就是,只讀報紙不讀聖經或是很少讀聖經,是反傳統自由派的基督徒,他們比較強調入世、社會實踐、信仰處境化等等。這兩者皆不可取,都有各自的謬誤。
剛才我們也談到對人價值的尊重,但這尊重是不是可以無條件的、不經反思的?上帝愛世人這是無庸置疑的,祂甚至自己成為人,為人犧牲生命,但是這位為人捨命的耶穌卻也曾為了批評人的錯誤而把人罵成「魔鬼」。所以我們對待人要關懷、寬恕、與接納,但是不是可以無限上綱?這樣會在不自覺中傾向變成對人性的崇拜。例如剛剛神父提到的若望福音中耶穌憐憫淫婦的故事,那些經師和法利塞人自以為在做一個公正的審判,但事實上並不公正,因為他們只抓淫婦,不抓姦夫。而且他們是以這個審判來刁難、試探耶穌。所以耶穌的回應:「你們中間誰沒有罪,先向她投石罷!」是對他們最深刻的批判。而他對那淫婦的回應:「我也不定你的罪」是對人性的憐憫和寬恕,是“for”;但下一句「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是對人性罪惡的否定,是“against”。所以耶穌愛罪人,但恨惡罪,for and against。他對人的憐憫、寬恕、與接納並不是沒有原則、無限上綱的。若我們對人的關懷與對人性價值的尊重是無條件的,我們就會只對犯罪的世人(包含我們自己)說:「我也不定你的罪」,但卻不說「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
全球化在我個人的見解中,就是一個現代版的、無形的巴貝耳塔。過去蓋巴貝耳塔的人講的是同一種語言,現在蓋巴貝耳塔的人講的是英文,透過網路科技傳媒,我們幾乎已經在講同樣的語言,有同樣的思維,而忽視了人的差異。有個廣告說科技始終是來自於人性,但我覺得它少了四個字:來自於人性的自我崇拜!巴貝耳塔就是最原初的例子,那雖是古代的科技象徵,卻是來自於人性的自我崇拜。對人的關懷與對人性價值的尊重,是否意味著可以無限上綱到自我崇拜?畢竟我們除了人言還要傾聽上帝的聲音。
趙:謝謝譚先生給大家指出一個明確的方向,我們可能在有意無意間就真的隨著巴貝耳塔共舞了。面對全球化或是一些現代術語,並沒有深入到背後探究其意義是什麼?當我們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人的身上時,卻忘了神的存在,忘了聽祂的聲音。如何取得中道,是我們一生一世有待努力的目標。
彭:剛才聽長翰講人要如何生活在這個時代,使我想到一個朋友的經驗。我這個朋友最近在醫院要動個小手術,就是因為手術很小,所以她被晾在開刀房很久,開刀房的冷氣很冷,她冷得發抖,護士忙進忙出,隔壁房間也聽得到談笑風聲,但就是沒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關心她的需求。
後來她哭起來了,是一種求救的哭泣,護士才為她蓋上毯子。她很生氣為何一個人要這樣赤裸裸的把內在的感情表現出來時,才會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從這小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到其實病患在醫院中常是沒有尊嚴的,這讓我聯想到在這社會中如果弱者不發聲,很容易就被人忽略掉了。人的眼光真的很有限,一定要有人在那不斷地撞擊吶喊,我們才會意識到他們的存在和需求,才會思考要如何對待他們。這讓我反省到,我們對身邊的人像是外勞,常是忽視的。是不是忙碌把人的心靈壓縮到沒有餘力去想到其他的事情?
工作壓力讓人不想關心他人,造成人際疏離感。其實就讓我們從關心身邊的近人開始吧!調整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態度,讓心裡有空間關懷近人和親友,如此才不被單一的生活僵化、把自己侷限在一格之中。
李:我看到今天的主題之一:台灣教會應如何培育我們的神職與教友?這是大到可以寫博士論文的題目,我看過很多這方面的論文,越來越覺得培育是個很弔詭的課題。我沒確定的答案,試舉一例,有次一個天主教內火熱的青年團體來我堂區宣傳,站在臺上這樣說:我今天早上要參加十一點的彌撒,但十點五十分才起床,於是我只好一路飆車,真是感謝主!我竟然沒有被車子撞到。然後就開始宣傳他們的活動,歡迎年輕人加入。
這個團體強調的是青年的培育,於是我想到兩個問題:你要培育什麼?要如何培育?我後來去打聽他們的活動內容,其中有很多時下流行的活動,也會給很多新聞事件去反省。但當下我有兩種感覺:此人剛才若所言為真,我認為他根本就不愛自己,又如何會愛耶穌呢?熬夜晚起然後飆車,行人要閃你,並且造成他們的危險;闖紅燈根本是不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又如何愛天主?如果所言為假就更糟糕了,只是要彰顯自己很炫,很會吸引人,不是老掉牙的神父。我要是有小孩,我可以安心的讓你們去培育他嗎?我覺得好可怕!
剛才譚先生提到對人性崇拜的無限上綱,我想到孟子說的「乃若其情」,如果真的瞭解人的本性,會知道人的有限,因為通常很自大的人,其實有另一面是很自卑的。對人真的了解後,會發現有時對人還真是無能為力呢!很多事情是要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然後在信仰中祈求耶穌給我們力量,我覺得這比想個方法去培育大家是更根本的問題。
在另一層面,天主教的管道並不暢通。我身邊有很多非常迷惘的基督徒,無所適從,像有位友人懷孕了但男朋友卻不願娶她,她可以去墮胎嗎?如果她不去墮胎那該怎麼辦?其實她不敢跟神父提,她害怕大家給她很多負面的東西,這些都是比我們去做公益活動更實際的。像龍英剛才提到可能大家生活很忙,但這應該也不是問題,因為我們面對生活是有一種態度的,如果我們去7-eleven買東西,拿發票時跟人說聲謝謝,這也是一種互動呀!
我住在一樓,房間就在門邊,因為住在一起的人有上班的、有學生,大家作息時間不太一樣,有些人進出關門總是很用力,我時常被驚醒。這是很小的事,但可看出你是否在意你身旁周遭的人,即使你在公益團體做再大的事業,但無法在生活中實踐信仰,一切都是空的。
趙:我們常站在高處、遠處來看很多事情,這會比較容易。真正身邊的人反而成了「遠人」,不是「近人」,可能我們關懷非洲的饑童更勝於隔壁被家暴的近人。
譚:我期待現代的基督徒更有深度,剛才長翰提到培育,其實培育是一個生命的問題,生命有他生長的處境,有他和其他生命的關聯,包含和上帝生命的關聯。生命的培育不可能是速成的,也不可能在獨立的狀態中發生,而且每個生命都是有限的。而耶穌的生命樣式與內涵絕對是培育生命時必須學習、深思、效法與追隨的。先前龍英提到耶穌始終與弱者、邊緣者、受苦與被迫害者為伍,貼近且關懷、幫助他們,這就是我們對人性的關懷與對生命價值的尊重時所應實踐的。
剛剛長瀚提到友人懷孕卻不敢讓教會知道的困境,我想這是因為教會(包括天主教與基督新教)中有許多基督徒會「拿起石頭丟她」的緣故,這是教會必須深切反省的,為何基督的跟隨者卻沒有基督生命的樣式?但如果我們真的如同基督一樣尊重生命的價值,我想當我們在面對一個意外懷孕的友人時就不應該問「她能否墮胎」這個問題,因為這個事件中最無辜的弱者,就是腹中的胎兒。我不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墮胎」的教條主義者,但我認為一個無辜的生命不應如此輕易地被剝奪生存權。教會應該接納這個懷孕的女孩,幫助她「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也幫助她解決生養孩子的問題,是有基督教社福機構能提供這樣的協助。
我認為全球化是現代發展的極致,剛才提到人性的自我崇拜其實就是指科技的進步—整個網路四通八達,可以在網路上得到所有的資訊,不論是對的,還是不對的,是真的或假的。這樣的情況不只是一種巴貝耳塔,而且是一種謊言,這謊言就是回到了原初,在伊甸園中撒旦欺騙亞當、夏娃的謊言:你可以變為上帝,你可以全知!就像巴貝耳塔的人物,有同樣的語言,可萬眾一心,卻無視於自己的侷限與軟弱。這也是基督徒要去面對當代社會主流思潮最大的問題。
因為教會告訴我們:人是有罪的、有限的,人需要天主的愛與拯救,但這個世界的謊言可能不斷的在告訴你不是的,你有你的價值,你的主體,你的能力,你透過各種發達的科技,各種溝通方式的改變,你可以不用看自己的軟弱,不用看自己的侷限,你可以做你自己。我甚至覺得這種現代性的謊言也開始在教會中蔓延。因此,基督徒要不斷去深思對應,如何從耶穌的生命當中去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楊:剛才分享時,講到革新的耶穌,是有勇氣反駁傳統或不正義的事情,祂是個有原則的人,而且徹底活出祂的原則。從談話中我也聯想到,一個基督徒重要的面貌,是活在團體內的一個面貌,在團體內便可以體會彼此有不同的觀念。耶穌也在團體中,與門徒們一起生活;天主也是一個團體,是三位一體的天主。我們人相當有限,當我注意到事情不夠完整時,另一個弟兄或姐妹,可能剛好補足了我欠缺的,或我可能也補足了他所欠缺的。這樣在團體內,我們可以更豐富的看到事情的全貌,甚且看到生命有一個完整的方向。所以,不是他有欠缺,我不要他;而是他有欠缺,我是否願意提供我的長處。同樣,當我有欠缺時,也可以邀請另一個弟兄姊妹來幫助,或是可以彼此合作,彼此鼓勵,更親密的跟隨耶穌。當然,我們只能「更」,而沒辦法「完全」,因為我們都體會到保祿說過的:「我所願意的,我偏不作;我所憎恨的,我反而去作。」(羅七15)人就是有一些軟弱,但藉著團體的力量,可以繼續往前走。
編輯:剛才長瀚提到從基督身上看到「倒轉倫理學」,是否能提些具體狀況,讓我們更清楚這個想法。
李:我的說法,不是神學上的思考,而是有一個當代印度裔的美國女性主義神學家,也是後殖民很重要的學者史蒂華克(英文?),她寫了非常多的文章批判結構功能世界主義和父權,其中引用很多印度女性的例子。譬如在印度社會的女性處境,以及她們如何去反抗等等,結果受到印度當地許多學者的攻擊,說妳根本是個美國人,是個當紅的學者,不生在印度,不在種性階級制度下被欺壓的這些女性中,憑什麼講這些話?
在她的一篇文章〈從屬者能不能發言〉中,她給了一個很詭異的答案,什麼叫從屬者呢?是那些被壓迫的人。從屬者是不能發言的,當你可以發言時,你就不是從屬者,真正被壓迫的人是沒有發言權的,有發言權的人,其實已經不是被壓迫的了。
接著,她更提出一個重點說,你要不斷的打亂中央和邊緣的位置,要不斷去移動那個位置。我提倒轉的意思是從這裡來的,就是你本來是在最前面的,自以為這個位置很穩當了,好像法利塞人,經文背的滾瓜爛熟,而且謹守教理,穩當是上天堂的第一人選了。錯!你最虛偽。那麼在最後面的是誰呢?我最喜歡的例子,是那個犯姦淫的婦女,當大家要打死她時,耶穌說誰沒有罪的就丟第一顆石頭,然後全部落跑了。
我的意思就是這樣位置的轉換,不是你謹守一些規則,或表面上看起來一切完美就是好的。如果自己執著,而沒有把重點放在信仰上,位置就會倒轉過來。你把自己無限上綱,講到自己非常偉大的時候,你就會是最後面的那一個。
楊:我做個回應,說到倒轉倫理學,以我的了解,倫理學是Ethics,我認為耶穌的倫理學不是倒轉的,但祂倒轉的是對人的觀念和對社會的觀念。如同犯姦淫的婦女被抓到,祂沒說妳要繼續,祂是說沒有人定妳的罪嗎?我也不定妳的罪,去,不要再犯罪了。所以祂的倫理學是正確的,不是反轉的。而是祂對社會的觀念是相反的,「The first be the last , the last be the first.」是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反而要謙虛,要行愛德,不要像法利賽人,自視甚高,認為只要遵守規矩就可以了。
祂也講到:「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廢除法律或先知;我來不是為廢除,而是為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既使天地過去了,一撇或一劃也決不會從法律上過去,必待一切完成。」(瑪五17∼19)
所以,祂的倫理是一樣的、不變的,而只是如何活出這些倫理,跟社會的方式相反。
李:我的意思並不是道德被倒轉,而是去區分人的概念被倒轉。
趙:在中文,倫理、道德確實常一起混用,如果用英文比較容易分別。現在請作結論。
彭:我認為任何的改變就是從自身出發。剛才神父提到團體,團體真的很重要,透過團體的聯結,讓我們有廣度(人跟人間的關係)和深度(人跟天主關係),怎樣兼顧這兩者,是歷世歷代以來,追隨基督的人都要努力的課題。真正信仰的考驗,就在於怎樣對待別人,跟人的相處和互動。換言之,把所相信的那一位,和聖經裡面的教導,透過人跟人之間的交往互動當中,呈現出來。而這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我們也都還在這旅程當中,要不斷地學習、聆聽,並不斷的修正。
李:我的結論有點吊詭,今天的主題是21世紀基督徒或基督信仰的面貌,我想到的是當22、23世紀的時候,人會長什麼樣子呢?我不知道,因為形式變化太快了。(例如上次來「見證」,是以錄音帶錄音的形式,現在已經進化到有專業的錄音設備了。)我想,包括傳播媒介、我們認識人、或接觸信仰的方式,其實一直都在改變,而且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但重點不在於速度多快,而是能不能抓到核心議題。
對我而言,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是:「能不能好好的活著?」我覺得這是感官問題,就是能不能善用你的知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我看到時下的年輕人(時下可能有偏見,但至少從我兼任大學生助教的經驗來看),覺得很多年輕人對待自我身體的方式很暴力,譬如使用耳機時,要開到超大聲,在他旁邊你都聽得到,這麼大聲,耳朵會不會……?或是每天瘋狂的熬夜,也不知道做什麼;或是非常情緒化,不順己意就發脾氣,這樣的人越來越多,我覺得這就是暴力,不管對別人,對自己,這樣用身體的方式,好可怕哦!如果人是這樣的話,反而是越往後退了。
所以感官訓練很重要,怎麼關注在生活周遭的每件事物上,像我常問學生:「你到底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這學期學生們在做社子島的貧窮研究,他們說:「對啊,他們那裡很貧窮啊!」然後充滿偏見,對政府非常不滿,除了這些,沒有別的了嗎?你在他們的貧窮上看到了什麼?他們的口氣、他們的說話方式、有沒有聽到或感受到這些人一舉一動背後的東西。
如果他們的聽覺、視覺、對待身體的方式是更精確,或認識更多,他們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有時在捷運上看到每個人不一樣的樣子,我就會去想:這個人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型態呢?他若是我周遭近人,我會待以什麼樣的態度?不光去說,現在的年輕人就是很墮落,如果他們很墮落,你很神聖,他們就墮落下去,你就自己曲高和寡了。這一年,我有上過戲劇舞蹈課,包括認識身體和一些肢體訓練,對我很有幫助,看待世界的方式也不太一樣。
楊:今天談基督徒的面貌,而這面貌的定義是誰要定呢?還是讓耶穌來定義最好了。祂曾說過,當我們彼此相愛,人才會看得出我們是基督徒。彼此相愛,我們可能覺得太廣泛了,但祂也把彼此相愛中愛的定義說出來了。一個方式是「愛人如己」:先懂得如何愛自己,並以這樣的定義去愛別人。另一方式是,「愛人像我愛你們一樣」:我們要怎麼愛自己,先看祂如何愛我們。
當我們體會到祂就是自我犧牲的愛,在現代社會都以自我為主,以自我為優先的觀念,再以耶穌基督定義的愛來看,就是放下自己,先關心別人,先懂得去愛別人,關心他們的需要,也懂得如何犧牲。這就是愛的定義,然後用這個方式來愛自己,也去愛別人,那麼我們彼此相愛時,自然周圍的人可以看出我們就是基督徒,我們的面貌,真正的面貌就出來了。
趙:非常謝謝諸位,幫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也像神父講的,廿一世紀基督信徒的面貌,每人定義的角度不一樣,所以回到原初,看看耶穌基督怎麼定義,然後我們就怎麼去做。
在準備專題時,我們看了些資料,有位神修小會會員許建德先生,他寫了一系列的文章給小會的會員,裡面提出很多批判性的建議,從教會最初,到梵一、梵二,到今天,也指出生活在今天的社會,是不是做個「乖乖牌」的基督徒,就是一個好教友?我們可不可以有更大的挑戰?這些都值得我們好好想一想。
在教會某些場合會聽到一些說法,一個好教友,就是每個禮拜要去望彌撒,每天念三、四串玫瑰經,每年去朝聖一次等等,這不是不對,可是,是不是只有這樣?今天的題目,希望引發大家多想一想:我們曾經被天主愛過的人,怎樣把這個愛的經驗,如氣象萬千般的傳揚出去?讓我們一起努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