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象逵
說「死後的生命」是最易信之「物」,是說:「如果你隨便問一個人:人死後還存在嗎?」一個堅決否定的答案「NO」是罕見的。大多數人的回答是:「我不確定,但我相信人死後不是歸於虛無。」試看各國、各地的民俗、民間信仰,幾乎百分之百地尊敬死者,死者生前也許受到家人的輕視、冷落,但他(她)一死,此人遺體的周圍便產生一種使人不敢隨意放肆的氣氛。說這是怕鬼,然而鬼不就是死後生命確實存在的證明嗎?
從古到今,遍佈全球的宗教現象也證實了人們相信人死不是一了百了,我們生活的人在人世仍為亡者祈福;過了幾十年、幾百年,我們仍懷念死去的祖先。假如人死後完全不存在,那麼我們的追思禮儀就缺少了存在的基礎,變成了虛幻的自我欺騙、彼此欺騙:一個外表遵行各種姿勢、禮拜、叩首……心中卻認為這一切都是虛空、都是活著的人在演戲。此外,在這個世界上多是惡人享福,善人受苦,假如人死後都歸於虛空:善人成了零,惡人(大惡如希特勒)也成了零,兩者毫無差別,這叫人怎樣努力行善避惡,反正結局都是一樣:歸於無。
講到另一普遍現象也有同樣的結論:愛情的現象。人間最美、最甜蜜的事,莫過於男女之間相親相愛,渴望合為一體:「在妳裡有我,在我裡有你」……然而殘酷的事實是:即使有過這樣親密的體驗,也是極短暫的,然後就是日出日沒,同樣的臉,逐漸失去吸引力的臉:「蒼老」是破壞美麗夢幻最有力的「刀刃」,……因此文學幻想取得不老藥;找不到,就想該有個不老的世界,不在此人世,那麼,死後應可得到,否則人間普遍渴望完美的愛情也就成了騙人的……
人都渴望圓滿、完美、成全……既然在活著的時候得不到,就設想、假定有另一世界,在那裡,人類普遍的渴望得以滿足,那就是為什麼「死後仍活著的生命」普遍地被肯定,死後的生命成了極「易」信之物。
極「難」信之物:死後的生命
一個事實:信崇天主藉基督在聖神內的存在是極少的幸運者,基督在全人類歷史中佔的時間極少,就像《大英百科全書》整部書中一頁。觀看電視節目《國家地理頻道》(BBC),你會覺得你我的生命多麼短暫,BBC節目中動輒以百萬年為單位:百萬!中國古老歷史也不過七八千年。那麼,基督在人間只活了三十幾歲,基督信仰至今在此世也只建立了兩三千年,而信基督的人是少之又少。因此談到人類生前死後,該假定我們講的主人翁不是基督信徒,也不是曾接受了 神對死後世界的啟示;而只是一般人的普遍良心反思,亦即民間一般信仰。這樣的信仰經過理性的反省,便發現要接受有很大的困難。
首先,人死後,他的靈魂仍活著。一切人死後,他的靈魂仍存在—主張完全消滅的是少之又少。這些亡靈到哪裡去?再想一想,自有人類以來,亡靈都存在著。他們都聚集在一起嗎?該是無數無數的亡靈。你說亡靈非物質,不佔空間。哲學家說:一個針頭上,可站滿所有的天使。這話理論上是對的,但是亡靈跟完全純神體的天使一樣嗎?亡靈究竟其本性,其自然的傾向就是要與肉體結合的,這種自然本性與肉體的結合為一的傾向,使得人極難想像沒有空間的亡靈。換言之,想到從古至今的無數亡靈,便自然聯想到他們都在一個地方,或存在於某個空間,這便是使人極難相信的肯定:自古至今,無數無數亡靈存在著,而且他們仍活著:想像他們像火車站擠滿了、毫無動彈可能的乘客嗎?
更進一步推想:無數的亡靈在做什麼?期待什麼?他們有沒有白天、黑夜的更替?換言之,他們有沒有用晝夜更換來計算日子?他們中,由第一位亡靈算起,已經有了數不盡的日月替換;用人間的話語描述:盤古時代或更具歷史性真實性的時代開始,或由黃帝時間開始,某個亡靈便存在著;之後亡靈不斷地進入死後的世界;想像這死後的世界,也有某種方式使亡靈「感覺」到本來亡靈不多,現在亡靈極多(由黃帝時代至今)。
換個比較的方式來推想死後的世界。一個人死了,但靈魂仍存在著:假定此人死時八十歲,過了八十年另一亡靈進入他的「世界」,再過八十年,另一亡靈進入他們的「世界」,再過80年……再過80年……無數次地再過80年……亡靈世界成了什麼樣子?他們擁擠不堪?(看來不是如此)。或是亡者的世界冷冷清清,因為亡靈不佔空間?他們交談嗎?千千萬萬亡靈「聚」在一起,他們有互相了解的語言嗎?
假如人死後歸於虛無,根本不存在死後亡靈世界,也許為我們仍活著的人更容易了解;然而前文一大段的說明就是:極易信的講「亡靈世界存在」的近乎必要性,就全被否定了。亡者的世界存在著,看來是更有道理。不過的確是非常困難想像:自古至今無數無數的亡靈,怎樣存在著?在哪裡存在著?也許就在我的房間內,幾十個亡靈站在我的書桌前?有什麼理由否定我如此自由的想像呢?
「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創一1)
在極易相信之物與極難相信之物之間的思想混亂之中,大部分的人放棄了進一步的探索,也就是不再思考此事,這真是不幸,因為混亂之中關係著吾人的幸福與否;如果大家只是混日子,心想死後究竟如何,到時候再說吧!可是誰都看得出來,生前不努力依照良心奮鬥,死後幸福與否便很難說了。
感謝天主!祂進入了我們的思維世界,告訴我們怎樣推理;更進一步,祂自己以身示範,身先士卒實現出獲得美麗的死後生命的道理。前者大部分在「舊約」,它告訴我們多研究《舊約》,因為有許多真理在其內,但沒有如同《新約》明白地講基督降生成人。舊約的重點是雅威在以色列選民中的作為,而《新約》則清楚顯明地指出歸向雅威、安息於雅威(人生的唯一目的)只能藉著基督。
光明到來,聖經第一個字:「在起初」就切斷了人們「相信」的困擾:即最易信、最難信的困擾。現在是開始,一切一切的開始;直到如今的思想上的困擾應該切斷了。現在是真的開始,唯一的開始,一切一切的始與終,「阿耳法」與「敖默加」均蘊含在「在起初」這個字內,它跳躍過至今所有的一切:這是真實萬有的肇始。「創造了天地」:「天地」指萬物。一步一步地由「無」生出。
天主創造人有著特別的描述:「讓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造了一男一女。」(創一26、27)「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創二7)「神的生氣進入人的體內使人生活,成了有靈的生物。」這句話非常重要:人是有神的「氣」在內的生物,而且極其重要的,此時,人仍未犯罪,基督仍未參與人的死亡與復活。神的「氣」不是藉基督死後復活而賜給我們的聖靈。
瞻想創造地球人類之外的創造
天主無限美善,也是無限快樂、滿足的,為了使人(及我們人類)分享祂(她)的美善喜樂,祂造了我們人類,也造了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宇宙。有可能祂還造了別的宇宙與「人」(即有靈的生物),這樣,千萬「人類」分居在無限大的宇宙內。下面要講的救恩史,我們只能說:確定發生在我們這個人類之中的;基督的救恩史是不是發生在天王星、海王星……上,我們至今毫無所知。在太陽系外,仍有別的人類嗎?答案也是全無所知。此地提到別的「人類」「太陽系」……只是願強調天主的無限美麗偉大。祂像夜晚登上最高樓台上的觀星者,在眾多星辰中,也許祂特別注意星辰中的一個:即我們的地球。祂揭示出祂對地球有的計畫:六天造天地人類……,至於對別的星辰有何計劃,我們全然不知。
這就是我們「人」在天主全面觀看下的地位:清晨蔚藍的天空,點綴著幾許繁星。偉大的觀星者天主,注視著少數星球中的一個:即我們的地球,充滿著愛—天主愛人類,否則的話,祂造的地球就不那麼美麗;人類犯罪,天主也不會派遣聖子、聖神。請多想想這位觀星者,事實上,對地球特別關愛,因為上面住的是人;近乎無限大的星幕之上,天主懷著愛注視小小的地球,也定睛注視著你、我……不然我們不會生在世上。祂是無限大的神,而我只是塵土。
再一次請讀者用想像看我們居住的宇宙:一張近乎無限大的天幕,上面掛著寥寥無幾的幾顆星辰,其中一個是地球,天主愛居住在上的人,天主愛我!
「天主造了人,原是不死不滅的」(智二23)
聖經在上面標題之後,繼續寫:「……使他成為自己本性的肖像;但因魔鬼的忌妒,死亡才進入了世界」(智二23、24)。有個現象看來是個事實,就是基督信徒,尤其新約教派的,對舊約知道的太少。我們對天主在舊約中啟示自己的名字「雅威」共5321次,天主教教友用雅威稱天主聖父的極少極少,思高聖經以及我們的禮儀都是以「上主」來稱呼雅威(《見證》2007年11月,頁13)。而我們,尤其是新教信友常是以「主基督」為禱告的開始。
筆者感覺到用「雅威」稱呼天主聖父時,舊約中「神」、「天」、「無始之始」……等極超越的意味,便進入腦海。使筆者更願多研究、體味舊約中對「神」、「天」……的稱謂,而對極超越的意味更增強,對「超越性的天主」超越的意味增強,就更願朝拜;另一個感受就是覺著對世界上各大宗教所崇拜的真神越能了解。
超越的真神、無限的真神(本文用無限二字真不少)可能是我們教友需要多沉思默想的。本文之續篇將努力在這方面,與信友兄弟姐妹一齊探討。也許天主教太「人」化了。如同我在義國聖誕節去聖堂一次,看到的馬槽,非常美麗,表現出各種的聖誕故事;也堆滿了木像:牧羊人、羊群、聖家二老……但不易找到小耶穌在哪裡呢!恕!(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