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組
前言
兒童的純真無邪是親近天主(神)的特質之一,難怪耶穌說:「你們讓小孩子來罷!不要阻止他們到我跟前來,因為天國正是屬於這樣的人」。
在兒童的宗教培育上,首要目標就是帶領他們親近天主(神),幫助他們未來的生命更加豐美;其中兒童主日學即是宗教培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於是本刊特別邀請基督教、天主教、及香港在主日學領域投身多年、且卓然有成的代表,一起討論,彼此學習,也期許掌握主日學成敗的鐵三角:主日學家長、老師、教會三方面同心協力,能以「童心」為心,拉近兒童與天主那份永恆不變的情「緣」。
◆ 參與貴賓(按姓氏筆劃排列)
王雅賢老師:基督教中國主日學協會教材研發暨中主師資培訓講師
劉彤萱女士:香港教區天主教教理中心主任
主持人
趙榮珠女士:見證雜誌主編= = = = = = = = = = = = = = = = =
趙榮珠(以下簡稱趙):教會在兒童的宗教培育上,希望能帶領他們接近天主,使他們未來的生命會更加豐美,真可說是責無旁貸,而兒童主日學就是宗教培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我們特別製作有關兒童主日學的專題,並邀請基督教、天主教、及香港教區在該領域投身多年、且卓然有成的代表,一起討論與分享,期待透過這次的意見交流,能彼此學習與成長,期使有更多的人重視、並投入兒童主日學的園地。
我們希望討論的範圍暫訂為:兒童主日學教材編寫的經驗,以及如何編寫適用於本地、且能適應時代、城鄉、族群差異的教材。例如:在台北用的可能並不一定適用於阿里山。
此外,還要請諸位談談:如何培養主日學的師資?如何吸引今日的兒童來上主日學?諸位在兒童主日學方面曾碰到什麼困境?如何突破?有何期待?敬請諸位能多從具體的實務經驗出發,謝謝!
葉榮福(以下簡稱葉):很高興來參加這次的座談,一開始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就如同這次邀請函上面寫的:耶穌說「你們讓小孩子來吧」,我們都曉得耶穌是非常非常歡迎小朋友的。
一支棒棒糖
故事是這樣,有個爸爸,在當了父親後,決定要投入主日學這塊園地。有次問他,平時工作已十分忙碌,為什麼會做這樣的選擇?
他說小時候有個很深刻的印象,就是去教堂參加主日學道理班,修女講什麼他全都忘了,只記得一件事情,就是每次下課前,他一定會趕快跑回教室,因為那時候修女要開始發糖果了;不管認真或不認真的,都一定可以領到一根棒棒糖,所以他只記得修女手上的那支棒棒糖。
他知道自己非常調皮,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雖然修女認真地教要理,可是他就是坐不住,一會兒就往外跑。但是每次修女發糖果的時候,就是不會少掉他。因此讓他感受到:不管他乖不乖、聽不聽話,在這裡他是受歡迎的,是有人愛他、關心他。
聖經中記載,小孩子來接近耶穌,當時耶穌可能正在講道,所以會很吵,於是門徒想把孩子趕走,可是耶穌卻馬上阻止他們。
這讓我想到:我們教會可以為現在的孩子做些什麼。孩子除了上學、打電動、上網、看電視之外,其實他們的心靈是很空虛的,有些孩子甚至在家裡一天到晚,都沒有機會跟父母講到一句話,那麼,教會可以為這些孩子提供一個什麼樣的環境?為他/她們做什麼呢?
與其說要讓他/她們成為熱心的教友,倒不如就像剛剛前面所分享的故事,一根棒棒糖可以在一個孩子的生命當中,烙下那麼深刻的印象,讓他永遠記得,甚至長大後願意回饋教會,再到教會來繼續愛其他的孩子。
我常聽很多老師或家長提到,非常擔心帶孩子上教堂,因為孩子小,難免會吵吵鬧鬧,有時候稍微大聲點,神父就會說:「安靜一點,不要吵!」這對父母或主日學老師,都會造成很大的壓力。
如果孩子來教堂參加彌撒,被規定只能乖乖坐著,不能出聲音,那是很難過的。難怪很多孩子在父母的要求下勉強上教堂,有一天孩子翅膀硬了,可以自己做決定時,就不會再上教堂了!
創造友善的環境
所以,教會要如何為孩子創造一個友善的環境?孩子不見得可以懂很多的要理,他需要的不過就是玩樂而已。我們的信仰不也都是在長大後,才慢慢的、一點一滴的,把小時候聽到的道理,像拼圖一樣,一塊一塊拼出來,開始慢慢了解的嗎?因此,怎樣為孩子創造一個友善的環境,讓他覺得來到這地方,是被接納、被歡迎、和被愛的。
同樣,編寫教材也是這樣,我們應該設想,怎樣讓老師可以容易上手。這幾年我一直試著從這個角度着手,也鼓舞了許多老師找到了自信,願意更投入主日學的教學。
孩子們在學校要背的東西已經很多了,尤其是12年國教,帶給孩子跟家長很大的壓力,不需要再讓主日學老師和孩子在主日學的教學當中,有更多的壓力,只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體驗教會是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來到這裡的孩子是多麼有福氣、有恩寵!
這一個基礎點不論是在編寫教材,或是主日學師資培育,都是非常重要的。
趙:謝謝葉老師。談到培養主日學的師資,我們常常發現,大家覺得這個人不錯,好像常來參加彌撒,神父就會問:你要不要來幫忙兒童道理班?很多老師就是這麼來的,反正就一面做一面學(Learning by doing),不知基督教是否如此?待會兒可以繼續討論。
辜蔚琳(以下簡稱辜):談到主日學的老師,是需要一些條件,不是說有興趣,就可以擔任。
生命的導師
首先要有愛心,就是愛孩子。而且聖經上說:我們要教導孩童,讓他走當行的道,到老也不偏離。因此,主日學老師也應該是個生命的導師,有重生得救的信仰經驗。如果沒有,只有喜歡孩子,也是無法引領孩子到神面前的。
其次,他對於孩子的靈命是要有負擔的,還有他需要是個常禱告、研讀聖經的老師。
來到主日學跟去學校是不一樣的。學校是學習社會上的知識,來到教會是要認識上帝,得到生命,所以老師必須要了解聖經,譬如講一個聖經故事,要能將其中的真理帶出來,而不能解釋錯誤。
我們也希望老師能對兒童主日學的工作委身。其實當主日學老師很不容易,因為一年52個禮拜,都在教主日學,就好像一個牧羊人,要知道羊的需要。
我很認同葉老師講的,孩子來,就是要活動,一個很乖的小孩,他可以乖乖坐著,但是有些孩子坐不住,跑來跑去,你要接待他嗎?當然要呀!耶穌不是說:讓孩子到我這裡來嗎?
以愛來吸引孩子
當然課室裡也需要有些規範,所以主日學老師需要學習課室管理。此外,講課的內容要能夠吸引小朋友,和小朋友有互動也很重要。做得好,他就聽你的,他聽牧羊人的聲音,牧羊人也聽小羊的聲音。
其實老師與小朋友的關係很重要,他來到主日學,你真誠接待他,或不去理睬他,他都很清楚。舉個例子,有一天我們有個小朋友跟爸爸說:「爸爸,我看到耶穌了」,爸爸問:「耶穌在哪裡呀?」他答說:「這位老師就是耶穌,因為他很愛我」。
我們對孩子的愛,他能感受的到,你忽略他,他會離你很遠,這時候,你必須把他抱起來,讓他知道你很關心他。所以主日學老師應該關心主日學每個小朋友的需要。
再舉個例子。某基督教會主日學的老師會為小朋友預備早餐,做三明治給他們吃,因此小朋友就很期待來教堂。除此之外,他還讓小朋友order麵包,可以自己選擇在麵包上加奶油、巧克力、或是草莓。這就是前面所說關係的建立。怎麼樣吸引孩子到教會?就是以愛來吸引他。
所以為什麼說主日學老師需要有重生得救,因為他有上帝的愛,被愛夠了,才愛得出去嘛!我們有一本書叫《愛之語》,就是把我們這箱愛裝滿,愛才能流露出來,那小朋友自然會感受得到。
王雅賢(以下簡稱王):主日學對兒童很重要,可是我認為對老師更重要,我自己就是成為兒童主日學老師後,才知道聖經要如何去讀。
領孩子到主面前
剛開始我認為是我要講聖經故事給孩子聽、教孩子聖經,可是慢慢的,我發現沒有任何人可以教孩子聖經,我們只是把孩子領到神面前,讓孩子自己來認識神。
真的,我們內在都有許多驕傲。最近天主教的單樞機謝世,他有一篇文章寫到天父最後教他的三件事情,就是破除虛榮心和驕傲,很令我感動。
至於如何吸引孩子到神的面前,沒有一個標準方法,神的國就是這麼奇妙,因為你跟神的關係是唯一的,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剛開始我使用的是「道光」的教材,目前又參與「新道光」教材的研發,因此更有使命感推廣給兒童主日學的老師,幫助他們使用這些書。因為新道光教材中「信息」這部分特別好,譬如說講到撒該(匝凱)的故事,就會把撒該的背景寫的一清二楚,為什麼這麼多人不喜歡他。講到井邊的女人,也會把當時的生活背景寫的清清楚楚,說明這個女人為什麼中午出來拿水。
其實聖經故事都有好幾個生活品格在裡面,聖經是獨一無二最好的家庭教育書,如果我們認真去讀,就會知道怎樣去教孩子,教他們如何更愛神。
我們唯有清清楚楚認識神,才會愛神。譬如我跟辜主任,越認識她,就越知道怎麼跟她相處、溝通。同樣,如果我們幫助孩子從聖經裡更認識神每一個奇妙奧妙的地方,那麼我們就會越加愛神、敬畏神。
活用主日學教材
談到兒童主日學的教材,我們要幫助老師們懂得去使用適合他的教材,我不能說哪一本教材最好、最適合他,而是他在教學中自己會懂得如何使用,知道如何連結今日的時代。不是孩子喜歡Kitty貓,我在講故事時,就拿Kitty貓出來講聖經故事,而是我們要幫助孩子離開俗世中不屬神的,然後自然地回歸到聖經。
至於教材該如何適應時代、城鄉、族群的差異,我覺得沒有一本書可以寫的如此全面性。但是我們會盡量以華人為背景。例如「新道光」強調本土文化,但本土不只是台灣,而是根據華人文化的背景來編寫教材。至於如何具體使用,台北市跟在屏東的原住民地區就完全不一樣。
推動「教材列車」
因此目前我在中國主日學協會,也特別推動一個工作叫做「教材列車」,把這個教材推廣到各個地方,我很喜歡到各處去分享,越偏遠的地方越有意思。如果我到屏東,我就會按著屏東的風情民俗教課。
在台北市,我們會跟孩子說:不可以隨便跟別人講話,可是我的孩子到我鄉下的娘家去,他們問我:媽媽,為什麼阿公阿嬤家的門都不用關?這就是城鄉差距。這些就端看老師怎麼靈活去運用了。
我也碰到老師跟我說這麼長的故事怎麼講,我不會講,也有老師說這怎麼上啊,這故事5分鐘我就講完啦!所以談到教材的使用,談到城鄉、族群等問題,恐怕唯有自己更加為這個工作服事,然後在其中得著樂趣,那聖靈(聖神)就自會帶領你/妳。總之,當主日學老師,自己的生命會更加豐富、更加不一樣。
劉彤萱(以下簡稱劉):很高興參與這次的座談會。從幾位老師的分享,可以感受到諸位對兒童宗教培育的使命感和熱誠,諸位的專業意見也非常富有啟發性。
我們對台灣主日學的了解雖然不多,不清楚台灣與香港主日學的情況有多少相近的地方。不過,因為大家都是華人,同是身處華人的地區,相信提出來的信仰培育問題,定會引起共鳴。
以下,我們嘗試從香港的兒童主日學經常面對的困難開始,解釋一些已經採取的措施,以及尚未達成的願望,希望讀者可以看到教會在世界另一華人的角落,如何帶領孩童接近天主,且明白困難總會有,但上主的恩寵和眷顧總比困難要豐厚得多。
首先,我們得承認香港教區在兒童主日學教材方面不夠完備,還有許多改進和發展的空間,更要追上時代的需要。此外,香港教區的兒童宗教歌曲少,創作少;現有的,曲調大多不吸引人;影像教材亦甚少為培育兒童信仰而製作。
又由於香港地方狹小,活動空間不夠,課堂形式有所限制,加上有些主日學老師教授時仍懷著上課心態,課程內容確會令兒童感到乏味。然而,主日學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兒童充滿愛心,極力營造一個友善和關愛的團體,可算彌補了內容上的不足,因而能將兒童留住。
家長最難配合
我們反而覺得最難配合的是家長們,因為他們當中有人只希望盡快給孩子初領聖體和領堅振,又將信仰培育的一切責任交給堂區。家長們通常很緊張孩子的學習,凡遇到考試或功課忙的日子,便輕易以此為理由叫孩子放棄到主日學上學。這些都是令主日學老師感到頭痛的事情。
事實上,天主教主日學教材不容易編寫,因為除了聖經作為題材外,教會還有很豐富的教義內容,指定兒童必須在領受懺悔、聖體和堅振聖事之前好好學習,而且教材又要兼顧教會禮儀年的慶祝。
可以說,主日學材料是如此廣泛,使用的人一定要懂得如何在眾多的內容中作取捨,以活潑互動的手法,給予孩子簡單有序、扼要、適合他們年齡的信仰訊息。 故此,兒童的主日學教材不要很複雜,但每次聚會都應該幫助他們明白聖經和信仰內容。
現代社會在網上有很多吸引兒童的材料和製作,可惜華人天主教會似乎仍停留在文字的階段,尚未追上時代的需要。在網路資源方面,我們一定要跟基督教的朋友一起合力發展,提供更多精美、吸引兒童的聖經好材料。網路的另一好處是可以與教理老師、家長組成一些群組,讓他們彼此在教學的材料、技巧和經驗上互相學習與交流。
葉:辜老師提到主日學老師的培訓,以及王老師提到如何活用教材,都是很重要的,這些在天主教都是比較需要再努力的部分。
在場的主日學老師,你們不但沒有薪水,還常常要自掏腰包買教材,或買獎品鼓勵上課認真的孩子,真是令人敬佩,幸好大家在乎的都不是物質方面的報酬,而是寄在天上的寶藏。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只不過相當可惜的,天主教會對主日學老師及教學的關注,比基督教的投入要少得多;許多老師常因為找不到教材,只好跑去基督教的書房找教材,我過去也是這樣,只是後來想了很久,不能一輩子都這樣,就自己開始編寫教材了。
這種情況為天主教的主日學老師來說,是非常辛苦的,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些老師是在職或退休的學校老師,教學技巧不成問題,但是在運用基督教的教材時還是有許多的不便,畢竟教學內容是不一樣的。
在面對孩子的情況也不太一樣,在一般的學校,同一班級的學生都是同一個年級,可是主日學常常一個班會有不同的年級,甚至從幼稚園中班到小學六年級混為一班,再厲害的老師面對這樣的班也會搖頭。所以要讓我們的主日學教學有較好的發展,是很需要教會的重視與大力推動。
教會牧者要重視
辜:葉老師所講的確實非常重要。在我們教會的牧者對這塊非常重視,主日學才得以紮根發展。
中國主日學協會為協助各教會發展教會全人全齡的宗教教育,出版了一本《兒童大未來》,是喬治.巴納(George Barna)的著作,前言就寫到,「要建立明日的教會,就要從今日的兒童著手」。而這本書就是讓牧長及家長們能重視這問題。
為什麼兒童主日學非常重要?因為孩子靈性的發展在九歲那年就已定型了,所以讓孩子在九歲以前就要有機會認識主耶穌、認識神。而這樣的觀念需讓教會牧長及基督徒普遍的認同。
父母責無旁貸
此外,教會要注重兒童的靈命,誰該負主要的責任?主日學老師關心孩子的靈命教育,一星期最多一兩個小時。孩子則是與父母親長期相處,因此父母親是責無旁貸的。所以我們呼籲教會要及早陪伴父母親裝備他們的孩子,趁著孩子年幼時,就提供他們合乎聖經的教育觀點,進而養育出跟隨上帝的敬虔孩子。
因此教會需思考如何提供父母相關教導和輔導方針,以協助父母對孩子靈命的造就。我們教主日學,有時候會發現有一些問題是出在父母,孩子不來上主日學是因父母親安排他去補習,或是帶他去郊遊。所以要讓父母認清孩子屬靈教育的重要。這是可以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
例如,在我班上的主日學生中,有個孩子很聰明,父母親也都帶他來教會。可是有一次沒來,是因他去參加圍棋比賽。過了一陣子,他的父母終於體認到孩子靈命教育的重要,而決定不要讓他們在禮拜天去比賽圍棋。
「黃金教育333」
中國主日學協會出版很多有關這方面的書籍,幫助牧者、主日學老師、家長一起來重視孩子的靈命教育。去年(2011)我們就辦了一個「黃金教育333」的活動,就是將教會、兒童主日學、家長三環連在一起,如果做的好,孩子自然就會來教會了。
主日學的小朋友也有可能把父母親帶來教會。現在的時代跟以前不同,過去家中的孩子多,父母親沒有辦法照料,孩子會到處跑,如同葉老師說到,看到棒棒糖他就來了。但是現在少子化,孩子都是跟著父母親,所以我們就從父母親著手,孩子就會聽父母親的話,來到教會。
當然,主日學吸不吸引孩子也是個關鍵。如果我們的活動很無聊,他也不會想來。因此,我們要讓家長明白孩子從主日學可以有所收穫與成長。其實都會區的父母去教會是很注重聖經教育的。為了孩子他會看教會主日學辦的好不好,辦的好就選這間教會。所以主日學的教導需要被重視、被提升,因為明日的教會就是今日的兒童所主導,教會想要增長,沒有兒童的教會,就會萎縮,所以主日學是值得投資的。我們在師資培訓時,也會提醒主日學老師們,要和牧長及長執溝通,教會在編預算時不要少了這一塊。
基督教的主日學老師也跟天主教一樣都是志工,他們都是有愛心,肯為孩子付出的,很令人敬佩。
劉:談到當主日學老師的條件,正如幾位分享嘉賓所言,最重要的固然是他們對孩子的愛心和對事工的委身。
主日學老師的儲備
在香港,不少堂區主日學都有一些「小老師」在班裡幫忙,他們以前都是主日學的學生,由於看到教理老師的榜樣,長大成為青少年,便很想效法老師們在主日學裡事奉。不過剛加入主日學幫忙的時候,小老師多以協助班務、秩序和帶遊戲等為主,一般不涉及聖經和道理的講授。
當他們有意成為主日學老師時,便該認真接受培訓,加深對聖經和教義的認識,學習兒童心理、課室管理、不同教學技巧和方法的應用等。這些青少年都是教會內成為主日學老師的重要來源。
此外,我們也有不少「媽媽級」的主日學老師或協作者。她們大多數因為自己的子女正在上主日學,而願意留下來幫忙那些導師不夠的主日學班,或照顧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她們當中也有人漸漸愛上了主日學的工作,而願意正式接受培訓成為教理老師的一分子,這都是我們始料未及的。
在培養老師方面,教會應該提供不同層面的做法,例如:為新來的老師辦舉類似「入職培訓」,幫助他們初步了解兒童主日學的召叫與工作,認清自己的使命,以及一些基本帶領兒童的技巧。然而,誠如多位與談者表達過,教理老師一定要熟悉聖經,正確地講解教理;所以身為主日學老師要不斷學習,透過課程、工作坊、研習會等加深對聖經和教義,甚至是技巧方面的認識。
我們建議堂區採用「師徒制」去培養一些新老師。資深的主日學老師除了可以將自己管理課室的寶貴經驗與新老師分享外,更應與他們一起備課、祈禱和研經。
貼近堂區牧民脈動
由於主日學在堂區信仰培育裡面佔有一個重要的位置,每個主日學老師都該近貼堂區的牧民脈動,將主日學學生的信仰培育與堂區的禮儀生活、團體生活融為一體。
關於如何吸引兒童上主日學,有些香港堂區參考了其他教會或外國的做法,譬如在正式上課前,播放一些聖經故事或合適兒童的電影片段,或提供一些玩具、遊戲吸引他們上課前早一點齊集在堂區裡。有些則要兒童在每次上課和參與主日感恩祭後,請神父在手冊上簽名或蓋印;常常出席且認真的學生在學期結束時便獲得堂區嘉許。
王:其實我們是在跟世界搶小孩,若是孩子被世界搶走了,也就不知道他會去哪裡了!
「今日的兒童,明日的教會」,我們也說「兒童是未來的主人翁」,如果兒童不進教會,那麼明日的教會誰來?所以我就來談談如何吸引兒童來上主日學。
現在有些家長是寧可讓孩子去補習;但相對的,我也看到孩子不管什麼時候,他都要去教會。像我會跟自己的孩子說:「上帝不會因為你禮拜天去教會,你的成績就考不好。可是媽媽也不會說:你都不要念書,只要去教會,你的書就可以念得好。」
我也說:「你想想看,如果媽媽說禮拜天我們都不要吃飯,可以嗎?或是禮拜一很忙,媽媽沒空煮飯,我們整天都不要吃飯,可以嗎?」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讓孩子了解。
「彩虹媽媽」的訓練
至於非基督徒或非天主教家庭的孩子,怎麼辦呢?大約10年前,「愛家」辦了一個「彩虹媽媽」的訓練,是去小學講故事,我一次就帶了10位家長去參加。
我們星期四上課,我星期二就帶著大家一起備課,一週一個人輪流講故事給大家聽。訓練好了就與小學連絡,正好其中有個校長是基督徒,所以我們開始去學校為小朋友講故事,藉著講故事,讓孩子先建立品格。
學校不能講聖經,直到第三、四年,我們開始可以講一個聖經故事、搭配一句經文,因為學校信任我們了,並也得到導師的認同,我覺得很開心。
我並不期待這些孩子都會到教會來,但至少讓他知道聖經有這麼寶貝的話語。同時教會所舉辦的一些兒童活動,家長也不懷疑了,就把孩子送來。
所以我們只是把孩子領到神的面前,讓孩子自己去認識神,當他越認識神、越知道怎麼跟神相處,也就越了解神喜歡或不喜歡我們做什麼。
我知道很多教會暑假時會舉辦夏令營,可是感覺好像辦一個嘉年華會,暑假過後,孩子都回學校了,有時候甚至沒有一個孩子留下來;評估這樣的活動,需要花這麼多的時間和人力,但如果孩子都不留下來,豈不是白做工?我想未必,在我自己的教會,有個孩子是隨著安親班老師報名來的,之後繼續與我們的老師保持連繫,老師也會打電話給他,久而久之他來教會參加禮拜,接著又把媽媽爸爸帶來,後來爸爸留下來,現在弟弟也跟著來了。
另一個案例是爸爸發現孩子來教會之後,變得有禮貌,所以爸爸想來看看,來了之後,爸爸很開心、也很放心。有一天孩子跟爸爸說:我們今天要去某某人的家,參加家庭聚會。爸爸說:我們家也可以呀!所以有一次我們就安排去了他家,後來爸爸也來教會,而現在這個孩子在念神學院呢!
合宜的方式和角色
所以孩子會怎麼進到教會,沒有人知道,我們只要為孩子禱告,並且盡力去做。我們要看是在什麼環境中,就做什麼合宜的角色。若是在學校,就按學校的規定來做;在教會就按教會的方式;去探訪家庭,不論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家庭,我們都要用合宜的方式來拜訪或關懷他們。
我遇過因為太多的關懷,對方嚇得要死。我想這些聖靈/聖神都會幫助我們。我覺得做錯也沒關係,這樣才知道這方法是不可行的。如同愛迪生說的:我從不覺得我失敗,我不過是找到了不成功的方法。所以如何把孩子帶到主日學來,就是盡力去做,至於成就如何,聖靈會帶領。
趙:這裡有一份北美華福團契的資料,是有關美加華人教會經常面對的7個問題,包括:家庭成員之間缺乏相聚的時間、道德和倫理標準下降、家中缺乏屬靈的氣質、父母子女兩代之間對物質生活的態度不一樣、過分注重事業學業的成就、年輕人不斷被媒體渲染過於開放的性觀念影響、還有代溝和互不了解。
這些現象在台北或華人社會裡似乎也都常見,我想如果能注意各位剛才所提的特點,這些現象應該會淡化些。我們現在就開放提問,請把握機會!
提問一:在主日學上課當中,如何輔導一個叛逆的小孩,以免影響其他小朋友?
王:這叫做「課室管理」,也就是特殊兒童的輔導。今天大家安靜在上課,他跳到桌上,抓牆上的東西…,我不能說沒看見,也不能不處罰…。而孩子既然來了,如果我是老師,我認為這是聖神/聖靈給我的功課。
其實一個孩子非常搗蛋,表示他非常缺乏愛,他想引起別人注意,而且他聽說了教會的人很棒,就來試試看,挑戰一下。這樣的孩子非常需要愛,可能他在家裡不被重視,或家人給的不是他需要的。此時就要看老師的本事了。
葉:王老師說的我都同意,我只補充一點,我在教學時,常會鼓勵老師協同教學,因為班級裡只要有一個這樣的孩子,你如果多花一些時間去關注他,可能就忽略了其他孩子,班級進行也會有困難。
如果有一位助手媽媽或志工媽媽,可以請她坐在孩子旁邊安撫他,讓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就不致影響正常的教學,否則不管是有經驗或沒經驗的老師,遇到這樣的孩子都是非常難處理的。
「協同教學」的概念
「協同教學」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老師不再是單打獨鬥,尤其現在大家都各有專業,有些老師也許故事講得很生動,但不會做ppt,不會做美勞,若能有兩三個人一起協同教學,會讓一堂課更豐富,老師也可以有機會互相輪流,不致於太辛苦;要做到協同教學並不容易,但需要朝這個方向、這個理念去思考。
提問二:有時家長和主日學老師在意見上有衝突,請問要如何溝通?
王:我們中國主日學協會安排很多課程,如「恩賜與配搭」,也就是協同教學,也有「兒童的特徵與教學應用」,還有「老師的情緒管理」,及親職方面的課程。
通常我比較會去注意孩子,畢竟孩子天天在家裡,若是他在一個很權威的家庭中,所遭受到的權威性管教是很可怕的。
現在我們推廣主日學教材的教師本,現在改稱為《教師家長使用手冊》,畢竟孩子一個星期只來教會兩個小時,剩下的時間都在家裡。在「新道光主日學課程」的教師本中,我們有一個單元是「親子交流站」,就是要幫助家長與孩子彼此互動,譬如「每日七分鐘」,「每週七個七」,意思是每天只要花七分鐘,有七個活動,包括聖經故事、詩歌歡唱、經句時光、優點轟炸、精心時刻、感恩列車、祝福禱告。每天一個活動,由家長自己來選用。
通常睡前不是會跟孩子講故事嗎?我們建議要有變化,如:今天來講講最開心的事是什麼?然後讓父母知道怎麼引導到這個禮拜的聖經故事裡去;還有玩遊戲,今天我們都拿個杯子來當一個角色,替它取個名字,然後就開始講故事了,講完故事,就導入這個禮拜的經句,以及背誦經句。我們就是用這樣的方式。
事實上,對於家長,我們沒有特效藥,可是聖靈/聖神的工作就是特效藥,如果他願意,我們就幫他,如果他不願意,就為他禱告,我們無法強求。
就如我今天帶了水蜜桃來,一人一顆,一定有人說:我最怕水蜜桃的味道,或說:我晚上不能吃水果,或是能再一顆嗎?因為每個人的需要不一樣,我們不能把我們認為好的,就強加給任何一個人,特別是很有主見、很權威的家長。
其實聖經就是一本最完整、最棒的家庭教育書籍,做父母的要信任孩子,要放手讓上帝來帶領他,他是天父的孩子,上帝一定比我們更著急;但神也愛我們,所以神讓我們看見不合宜的事情,就是要我們為他禱告,並看見這個人需要憐憫,而不是嫌棄他。
要知道神的話、神的教導,是分分秒秒、時時刻刻與我們在一起,就連我們呼吸都一一要呼求主,每一口呼吸內都有主。
提問三:現在談的是兒童主日學,不知上了國中之後有沒有銜接的階段課程,可否談一下你們的經驗?
辜:在兒童主日學訓練課程中,有老師也問我說:我的孩子青少年了,怎麼辦?他們不知道中國主日學協會也有出版青少年的教材,也是六年循環,以聖經為主。
在主日學或團契裡,教材很重要。現在書房有很多教材,有在聖經上多做裝備的,有專題式的教材…,端看教區或堂區的需要。
我們的教材是一群專業人士所寫,但如何使用教材很重要,就是要去看、去了解。若是自己寫,要花很多時間,不如把時間用在多跟孩子們相處。
至於團隊人員不夠,就需要召募一些人來幫忙。我們講宗教教育,不只是到兒童為止。就我所知,有個教會的主日學是混齡的,從啟幼級一直到國二,這些國二的孩子很特別,不喜歡參加青少年團契,喜歡在兒童主日學,因此合班上課時就一起,但在分班時則需要有人帶領。
主日學老師不夠,要想辦法召募,不知道天主教會在主禮講完道後,有沒有機會讓主日學兒童展現一下成績,如表演,或是也表達我們需要老師,請來報名。
趙:有的地方有,有的是在聖誕節時做表演。
辜:人力的需要,一定要講出來,並且要常常講,一直講,講到有人來。有興趣的人,也可以採取師徒性方式來帶領,讓他從旁學習。另有些人是看到孩子會害怕、會擔心,但通常開始時不必教很多,可以只教詩歌,或只講短講,漸漸地當融入班上後、也就一點一滴做起來了。
也有老師是對於教學沒信心,其實教材看仔細後,按著教材的教導去嘗試,信心也就建立起來了。這是需要培養的,當然不容易。
趙:接著請諸位做總結。
葉:我想再補充一點,除了家長需要關注主日學之外,老師自己也要有個認知,就是不需要去和家長搶孩子,我們並不是要把孩子教得很棒,然後博個好名聲。
我們再回到座談會開始時提到的那個例子,我曾問過那個爸爸:「你有再回去找修女嗎?」也許當時候修女也覺得很挫折,不知道為什麼這個調皮的小男生常常在教室坐不住,可是修女一定沒想到,30年後,只有這個都不坐在教室裡的孩子會回來教主日學。所以很多事情,不是我們現在眼睛看到的就是結論。
想辦法解決困難
在教學上,我們一定會遇到困難,遇到了,就想辦法解決;像我以前找不到教材,就到基督教中國主日學協會去找,後來想,每一年都去那裡找嗎?接著就開始自己寫教材,有次一位修士問我:「你為什麼要寫教材呢?用基督教的不就可以了,只是『上帝』跟『天主』的名稱差別而已呀?」我說:「問問在第一線的主日學老師就知道,只是『上帝』跟『天主』的差別而已嗎?」
天主教傳進台灣已超過150年了,難道我們要一直依賴從國外翻譯的教材,或是借用基督教的教材將上帝改為天主嗎?信仰需要傳承、更需要向下紮根,主日學教學就是最實際、最具體的福傳,做天主的工作一定會遇到困難,有挑戰才有豐富的恩寵,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
王:兒童主日學最重要是建立兒童的屬靈生命,讓他們在生活中能遵守天主/神的規範來行每件事。中主有一本書《下一個約瑟/若瑟》,是談今日兒童屬靈的生命,非常好,我喜歡買來送給有孩子的家庭。
建造兒童屬靈的生命
兒童屬靈生命的建造從哪來?當然是從一個有屬靈生命的家庭,和父母、老師。換句話說,兒童主日學要更好,要能取得家長的信任,讓家長看見自己的孩子真的在改變,然後願意犧牲掉他們眼中所謂的好處,願意禮拜天到教會來。
所以要給孩子一個好的主日學學習環境,就要先建造老師自己,但也不要擔心沒有能力。另外孩子從小就可以當小老師,幼稚園孩子可以幫老師排椅子,一、二年級孩子可以幫老師收本子,三、四年級孩子可以幫老師畫畫,做點小教具,五、六年級孩子可以開始學習短講,帶敬拜讚美,這樣孩子一直參與在這個事工裡,長大後就不會覺得與兒童主日學沒有關係。
國、高中的青少年也可以接受訓練,回到兒童主日學來。現在中主每年有九次的課程。有些教會,自己訓練也非常好。還有老師一對一的訓練。如果有一個五、六年級的孩子很不錯,就帶在身邊,讓他幫幫老師,其實,我們的同工或夥伴就在孩子裡面。
辜:兒童主日學很重要,上帝/天主呼召我們來到做這樣的服事,就像耶穌說的:「來餵養我的小羊。」我們就是在做餵養的工作,又像路二52節講:「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起增長。」我們也希望孩子們能有這樣的環境成長。
對於各位老師的付出,不要氣餒,上帝/天主一定會帶領,我們只要有一顆願意的心,並把困境放在禱告裡面,上帝/天主會給我們力量,因為「靠著那加給我的力量,凡事都能做。」
我覺得把我們心中所有的牽掛,都交給上帝/天主,祂會適時地賜給我們最需要的老師,適時地幫助解決孩子的問題。而把孩子帶領到神的面前,就是我們主日學最重要的目標。
不需自我貶抑
劉:我們可能認為今天電腦和網路發達,兒童接觸到的事物遠比之前任何一個世代為多,老師所講的內容、教導的方法,遠不及電玩遊戲等吸引,因而自我貶抑。其實,要辦好兒童主日學,福音的喜訊和人的因素較其他都重要。
教會一方面不要故步自封而不採用新的方法施教,但也不要迷信電子科技,認為它是教學的萬應靈方。假若老師每次上課都有充分準備,並向聖神祈求幫助,講的都是天主真理的說話,兒童就會辨別出什麼為他們是有益的事。
如果老師平時對兒童關懷備至,縱使兒童不一定記起他的教導,但他給學生的愛護必遠勝虛擬世界提供的聯繫。進一步來說,若主日學老師和學生背後有一個友愛、包容、體諒,以基督為中心的堂區信友團體,我們所做的一切,自然會事半功倍。
但願教會能團聚更多喜愛兒童、樂意為栽培兒童屬靈生命的人,到主日學的這塊莊田裡工作。我們承認主日學的教導事工並不輕鬆,且是任重道遠。然而,我們只是「無用的僕人,做了我們應做的事」(參路十七10),幾時做好天主指派的工作後,一切的收穫都在於「那使之生長的天主」(參格前三6)。
趙:兒童主日學真的是件非常重要的使命,就像幼稚教育的創始人,德國的福瑞拜爾(Friedrich Froebel,1782~1852)說的:孩子就像種子。一粒種子包含一棵樹的生命和本質。諸位就是在照顧種子, 讓它日後變成一棵大樹,而教會的未來就在樹裡,如何讓樹變成好木頭,諸位真是任重道遠,相信天主會陪著我們一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