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組策劃
前言
關心青少年的諸多機構,早在數月前即已開始為漫長的暑期,安排各式有意義的活動,報章媒體上也充斥著光彩奪目、動靜皆宜的多元研習營。
放眼看去,教會的諸多活動,除了世界青年日、亞洲青年日、夏令營、朝聖團、陶成營……少數外,幾乎依然冷清,這中間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有如此大的落差?
為了一窺究竟,我們特別邀請幾位在青少年工作上,各有專精的人士,一起談談如何吸引年青人踏入教堂的大門,如何讓教會內迸放出更多的青春活力,請看看本期的封面故事:〈有青尚讚〉
參與貴賓(按姓氏筆劃排列)
王國銘先生:台北市聖家堂微光樂團負責人
張欽天先生:東華大學研究所,內湖堂傳協會理事
孫建雄先生:社會青年,內湖堂青少年教理講授老師
謝蓉倩女士:真理電台節目企劃
嚴福慈女士:天主教台北總教區中學生聯會執行秘書
主持人
趙榮珠女士 見證月刊主編
= = = = = = = = = = = = = = = = = = = = =
趙榮珠(以下簡稱趙):每年七、八月是各級學校的暑休期,有不少家長都早早就想方設法地為孩子們安排,希望能好好利用這長假,讓年輕人可以在智慧與身量上日漸茁壯。
各式各樣的夏令活動,囊括了農村生活體驗、生態環保、自然探索、科學天文、巴菲特營、小小作家營、小小主播營、科幻營、魔術、機械、領袖潛能開發、英語……等等,真是五花八門,不勝枚舉。
相信在座的大哥哥、大姊姊們,以前最常參加的大概不少是天主教辦的營隊活動,夏令營、冬令營等等,似乎也有不少人認為:是那樣的活動把我們吸引住,是那樣的活動把不少人在教會中留下來。
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推動的世界青年日,猶如聚光燈般吸引了全世界數十萬的年輕人,不畏艱辛地由各地奔向聚會的中心城市去參與。教宗當時也特別提及:讓青年在人生旅途中暫停腳步充充電,好檢視自己深沈的抱負與渴望,提升對教會的歸屬感。而青年們回國後,也熱力四射,繼續發光。到底是什麼改變了他們?
到底要如何吸引動靜皆宜的年輕人?如何陪伴引導這些充滿活力創意的天之驕子們?如何深入年輕人的生活,使之得到更整全的關懷與成長,讓教會活動充滿年輕人的活力、歡笑與參與?同時也想請教:在諸位的實務經驗中,可曾碰到哪些困難?有何種期待與呼籲?
家長是難關
王國銘先生(以下簡稱王):首先要談的是在陪伴青年的過程中,我們遇到最困難的一關、常是家長這一關,例如去拜訪他們,告訴他們要辦些活動,希望支持孩子來參與,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不行!我的孩子要補習,時間不夠……等等。這過程中,我費盡許多心力,當然家長也都是為了孩子的前途。
其中曾有位母親對我說,她的兒子不但不進堂,或是一年進堂幾次,故能每週進堂參加主日彌撒的,算是不錯的!但媽媽要求孩子答應她:至少結婚時進堂結婚好不好?!讓人聽得好有感觸。有些父母很喜歡邀請我們團的孩子去吃飯,甚至常常主動幫我們一些忙,因為微光樂團熱心於主日的音樂事奉及教會活動。
記得有幾位神父在彌撒中曾提到:為人父母的往往為了辛苦照顧與教養孩子,希望他們順利長大成人後,能為教會作些服務、見證等等,結果呢?到後來都失望落空了,即使奉命來參加彌撒,一結束,立即走人,有時教會的人邀請他們,都是回答沒空,忙得不得了。
可是,每當他們考完試,和同學或朋友去看電影,逛街,到寒暑假時,卻聽說和同學到懇丁、或和朋友出國去玩了。不是說沒時間、很忙嗎?這是因為他們與教會的關係十分薄弱,所以如何要他們來教會、或來為教會服務呢?也就是說:家長沒有讓他們從小就養成和教堂保持較深厚的往來關係,一種情同手足的關係,即使吵鬧歡笑,但因關係緊實,所以很不容易割捨。
孩子和教會切割
然而在不知不覺間,卻把孩子和教會切割,而讓孩子與外面的世界結合,自然而然地,他們就會對教會越走越遠,與教會外的朋友越來越近。考完試我當然是和我熟悉的班上同學、或課輔班的朋友出去玩,而壓根不會想到去找教會的友人。
我們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與教會熱心的兄弟姐妹來往,一起成長,同甘共苦,寒暑假參加教會的活動。可是我們沒有這樣培養他們啊!例如:讀經、領經,很少看到年輕人,或是在大節日、大慶典的各式服務,我們很少有系統地培育他們,告訴他們:他們是將來的接班人,在無形中讓他們很清楚的知道:他們是教會未來的主人。
所以,我們要慢慢培養他們,可是我們不但很少這樣做,反而是讓他們慢慢從教會內部切割孩子與教會的關係,而家長也沒注意。所以堂區神父和一些教友也漸漸感受到這種狀況,尤其發現:教區內的婚禮彌撒越來越少,而殯葬彌撒幾乎都在排隊,甚至有時每週都有!
袪除家長心理障礙
我認為我們要設法祛除家長的心理障礙,讓他知道來參與教會的諸多活動是正向的,而且讓家長感受到愛上教堂的孩子不會變壞,因為在教會認真的陪伴下,好好學習體驗福音的真諦,對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最好的投資。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父母的憂慮和操心,甚至有些家長也曾對我說:勸他兒子來教堂,兒子只會盯著電腦螢幕,連頭都不回一下,並說已和同學約好要出去,家長不知該怎麼辦,心裡也很難過,可是想想:這是我們從小就把他陪養成以追求讀書、考試、世俗的成就為最重要的工作,無形中剝奪孩子上教堂的機會,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漸漸遠離教會而不自知,你們想,這樣年輕人會很想上教堂嗎?
其實如果從小就培養孩子度教會的信仰生活,待他長大成人婚嫁後,多半也會延續下去,他們的孩子也會因而孝順阿公阿嬤,這不就是為人父母者最期待、也最感安慰的嗎?而且,這樣不就等同於讓天主來保障孩子的身心靈成長與成熟嗎?
謝蓉倩女士(以下簡稱謝):談到如何帶領年輕人,最近看了一本書,名為《在大街上遇見耶穌》,作者是賀伯.美心神父。其中有句話非常觸動我心,神父說:「你去陪伴一個人,就要對他有興趣的事感興趣。」對年輕人也不例外。
我擔任木柵復活堂執行秘書前後五年多時間,和其他堂一樣,我們堂也是年長者居多,年輕人來聖堂則多是集中在二樓,但一逢考試就都不見了踪影。如果教堂沒有吸引他們的地方,他們甚至可以選擇合適的時間參加其他堂的彌撒,如聖家堂下午五點半的青年彌撒,而且還不用早起。久而久之,年輕人可能都不來了。
決定突破現況
於是我們決定要突破現況,有一年冬天,我們和神父商量,舉辦一些讓年輕人喜歡的活動。第一年我們試著放下自己的身段,舉辦漆彈射擊的活動。打漆彈為神父和我都是一門新功課。為了安全,我們上台北巿漆彈協會的網站,去尋找安全又合格的漆彈場。但是活動訊息發出後,並未得到熱烈的迴響。
後來有孩子問我:「我們真的要去打漆彈嗎?」我說:「當然是真的。」他接著問:「沒有限制嗎?」我回:「你可以邀請同學一起來。」我們本來邀約的對象是高中生,後來又有一些國中生參與。結果當天年輕人有12人,加上傳協理事與神父,浩浩蕩蕩地共有廿多人前往漆彈場。
剛到漆彈場,開始換裝時,大夥兒就已十分興奮。一場漆彈打下來要廿幾分鐘,我們前後打了三場。第一場由兩位神父各帶一組比賽,第二場是男女對抗,第三場最熱鬧,由神父和教友對打。比賽結束後,晚上又陪孩子們到碧潭河畔放煙火。
在打漆彈的過程中,神父做了一個很棒的機會教育,而且是在孩子們喜樂的當兒。三場比賽結束後,有個小朋友問神父:「神父,剛才我一直打你,我要不要辦和好聖事?」神父不帶教訓的口吻,溫和地對他說:「你剛剛打我,我身上只有留下顏色,如果是真的子彈,在你第一次打我時,我就已經不在人間了!」剎那間,孩子有些靜默。此刻,我相信「和平」已深埋在孩子的心中了。
那天的活動玩得非常盡興,放完煙火,我們將孩子送回家中。有對兄弟住在教堂對面的七樓,母親是很虔誠的教友,哥哥考上大學後,就不進堂了。弟弟較內向,不論父母怎麼邀請都不曾來過教堂。當天弟弟參加了我們的活動。回家時,從二樓就對我們揮手道別,一直揮到家門口。下個星期,他開始來教堂,而且一早就來了。他現在擔任教堂的輔祭,也參加青年會。這個孩子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
鐸區青年攀岩活動
於是第二年,我們又為鐸區的青年舉辦攀岩活動。在復興鄉的霞雲山莊,有個十分安全的場所。結果當天來了將近三十位青少年,大家都玩得十分開心。
兩次的經驗告訴我們要留意孩子需要什麼、喜歡什麼。所以今年寒假,我們將策劃一個活動,希望藉著年輕人不同的祈禱方式,讓他們有一些交流,中間再穿插猜謎、歌唱競賽等遊戯,目前仍在規畫中,期有天主助佑。我們期待每年都能舉辦一些具創意又有趣的活動,來吸引年輕人進堂。
趙:謝謝蓉倩女士,看得出來你們對年輕人的用心,不但注意他們喜歡什麼,而且也和時代的潮流結合,突破舊有的窠臼。當留下口碑後,他們自會口耳相傳,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
張欽天先生(以下簡稱張):內湖堂每年都有兒童道理班、夏令營。透過夏令營青年聚在一起為營隊努力,兒童從參與活動中的玩樂,隨著一年年的成長轉為學習,未來也成為帶夏令營的大哥大姐。
至於「世青」和「台青」為何如此吸引年輕人?聽一些人分享說:「原來有這麼多的年輕人和我一樣,在做相同的事情」,因為他們原先分散在世界各地,看到年輕的教友不多,感到十分孤立、無力。在世青,將這些志同道合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就很有歸屬感,熱情、活力也油然而生。這些年輕人需要好牧者帶領、陪伴,讓他們在這條路上能堅持、信靠地走下去。
現在社會十分多元,吸引年輕人的東西太多,有位修女說,現今的電視、電腦都像是魔鬼,不但浪費我們的時間,對我們的生活也不見得有幫助。我覺得很對,電腦網路的關係,似乎將地球變小(距離),人們變得要短暫、快速的處理方式,因這樣的改變,實際距離縮短了,人與人之間(心)的關係卻拉長了。
現代人像一團肉
記得一次去三峽避靜,印象最深的一段話,神父說現在人下了班後回到家,就好比是一團肉,吃完飯這團肉從餐桌移到沙發上看電視,看完電視,這一團肉又移到床前準備睡覺。睡前該祈禱,但不是跪在床前,而是躺在床上,這躺在床上祈禱的用意不是為祈禱,而是為了助眠。這個分享幫助我去反省:自己過得是不是一團肉的生活,是否過著沒有靈的生活,信仰在哪呢?
從小在內湖長大,一直到了大學,才到外地讀書,認識的教友朋友都不在身邊,很容易就離開教會。當我到南部大學就讀時,母親就帶著我去找教堂,這是當下最優先的事情。因為,信仰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我認為家長的角色十分重要,如果父母視信仰為重要的,對兒女的信仰也會堅持,孩子的未來生活才能與信仰結合。
最後,我期待教會能提供一個平台,將所有年輕人的網站Po在上面,讓不同堂區的青年有機會彼此聯繫、共同合作。
趙:謝謝欽天的分享,年輕人的活力都展現出來了。從他的談話可看出有堅持的父母身體力行信仰教育,子女才會耳濡目染,所以信仰的培育,必須是整體的配合,不能只靠單方面的努力。
孫建雄先生(以下簡稱孫):我現在帶領內湖堂的國中道理班。我們堂國中、小道理班的人數差很多,譬如國小有十幾到廿幾位,到了國中,則銳減到五、六~七、八位。我們曾討論過這種現象,可能國小會乖乖跟著父母來參加道理班,國中後,比較有自己的想法,再加上少子化,父母多會順著小孩的意思,人也就愈來愈少。
家長的態度是關鍵
我們每星期也會打電話去通知家長,但他們常回說因為孩子補習太累,早上需要多睡會。我們也不能太勉強,只好接受。其實關鍵還是在於家長的態度,以前我們補習再晚、再累,早上還是被父母挖起來去教堂。這是一種習慣,去習慣了,對教堂自然就會產生歸屬感。
我們道理班每月都有個主題,如講福音故事或聖母月介紹全世界的聖母。聚會時也會有音樂欣賞、小說欣賞等,有時也會玩遊戱,都是些有益身心的活動。有次舉辦騎腳踏車的活動,參與的人特別多。他們很喜歡奉獻服務的活動,有一次避靜,我們去外面募發票,小朋友很喜歡,也十分認真,募了三小時都不覺得累,還希望下次再來。他們的精神令人佩服。
嚴福慈女士(以下簡稱嚴):我在青少年工作上有近卅年的經驗。這麼多年的經驗累積中,我特別要提出的是對年輕人的信任。
記得年輕時,對自己非常沒有信心,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也好渴望得到一些肯定,知道自己有什麼能力。可是似乎沒有機會去明白這些狀況。一直到了教會,當輔導邀請大家一起去完成某項使命時,我才發現,原來我會什麼,我不會什麼。
經過多年陪伴年輕人的經驗,以及閱讀書籍的心得,我更明白青少年時期(國、高中)最常問的問題是:我是誰?我來世界上的目的是什麼?我有沒有能力回應世界對我的需要?在年輕人的心底深處渴望聆聽與證明自己到底是誰。
在我的成長中,隱約陸陸續續地聽到一些聲音,所以當我從事年輕人的服事工作時,我試著從自己的經驗中去思考、安排,在活動中讓年輕人有機會去看看自己是誰?核心價值在哪裡?使命是什麼?當然這些都要年輕人花長時間去追尋的方向。
回到前面提到的信任。我年輕時,好渴望知道有誰信任我,對信任我的人我可以如何回應?所以當我成為青年輔導時,第一件事就是讓年輕人相信我信任他們。而當我和他們建立一層緊密的關係時,他們就會信任我,並且敞開心胸向我傾訴。
年輕人有能力、有恩寵
此時,我們會發現年輕人是有能力的,就如同在座兩位青年,天主給了他們許多的恩寵,因此他們願意回來帶領更多的年輕人。同時,我們也會看到年輕人身上有許多的創意與點子。
我在中聯會,首先會加強與青年人的關係,建立彼此的信任。接著,會開始賦予他們一些責任,創造出舞台或需求,讓年輕人參與其中。因身為輔導,年紀稍長,可以看出每個青年大概會發展的狀況,於是在整個團隊實行使命時,分配適合他們的工作,讓他們在任務中展現自己的能力,回應這使命。在這過程中,有同儕,也有神長輔導的相伴,一起完成某項使命,是年輕人最喜歡,也是最大的鼓勵。
其次是當他們在回應使命時,會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優缺點,如原來自己很會聆聽,或很有繪畫天分,或表達能力很強,甚或是陪伴的耐心不夠,需要加強等等。而年輕人在這過程中,如果有很好的陪伴與支持,他們的成長是非常快速的,也會逐漸地發現我到底是誰,我的才華與不足。
站在陪伴年輕人的立場,我一直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青年人的「旅伴」,是青年人生命旅途中的陪伴者。一位好的輔導,需要長期與年輕人在一起,不是只有一時的熱情,像在座的王大哥、蓉倩都是長時間的陪伴年輕人,所以年輕人在他們的生命中看到見證,這也是青年人渴望學習的部分。
年輕人要好的東西
還有我相信年輕人要好的東西,不是只要短暫的、膚淺的快樂。如何把好的東西放在他們的生命中,是很重要的一個區塊。可能剛開始他們需要很多的關心、強有力的吸引、興奮感、凝聚力等,但之後輔導長期的陪伴,才是能切實幫助他們成長的動力。
所以,從一開始賦予年輕人責任,讓他們參與,在過程中幫助他們靈命逐漸成長,然後再放入信仰。當與年輕人關係建立的夠緊密時,他們是會聆聽的,他們也會找尋好的東西,並付出自己去參與一個冒險的生命。
這其中有一個好的循環,就是好的輔導長期的陪伴,給年輕人創造各種機會。我剛才講成為年輕人的旅伴,是要讓年輕人站在前面,我們站在他們身後,而我們年齡與身量高一些,可以看得遠一些,因此我們可以提醒他們前面有些什麼阻礙、風險、陷阱,或是否走偏了些……,有輔導在身後以大手呵護,他們就更有力量與勇氣面對並跨越困難,勇敢向前行。
所以一個好輔導在年輕人的成長過程中十分重要,而好輔導在當代教會是很重要的需求。因此期待有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裝備好自己,成為年輕人的好輔導,陪伴更多的年輕人走在跟隨耶穌的路上。
王:聽到諸位的分享,十分感動,也深有同感。我前面的發言是希望打破家長某些迷思。看聖家堂的教友陳建仁,他曾任衛生署長、國科會主委,現任中研院院士,及博士班指導教授,常常參與主日、平日彌撒,領導輔祭團,並參加中青會、各式各樣的教會活動。又如聖家堂教友林育如,是博士班學生,不但在主日及聖心彌撒中司琴,也常參與平日彌撒、輔祭團,帶領大專同學會等。這些人並沒有因為過教會生活,就不會讀書或考試,也不會因為有成就就很驕傲,反而更謙虛地過教會生活。所以家長們可以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天主,讓他們過教會的生活。
如何吸引年輕人
如果家長不完全反對我的看法,我們再來談如何吸引年青人:
首先是用「家」的觀念來吸引年輕人,因為「家」是我們每天休息、充電、享受、付出的地方,人們在這裡睡飽,然後天亮後精神飽滿,継續再去上班或上課,週而復始。所以「家」是一個最溫暖,最能放鬆、休息,最能享受愛與被愛的所在,讓你願意心甘情願、無怨無悔的付出。同時,我們都知道,在這個「家」中,有二位因為愛、願意為我們付出一切的雙親,所以未來我們也願意為這個「家」付出一切。
而教會就像個大家庭,神父、修女好比家中的父母。所以如果我們能將教會創造如同「家」的情境,讓年青人能常進堂,過教會生活(參加彌撒、善會、各式各樣的教會活動),進而使他們了解自己的重要性-教會及家長都需要他們,並鼓勵他們平常多充實自己,多讀書。如此,將會使得教會和家長共創雙贏的局面。
至於如何讓教堂有「家」的感覺,如內湖堂,他們試著去了解年輕人喜歡什麼,只要是健康的,就陪著年輕人一起去玩。而我的經驗是不但選擇他們喜歡的,而且還是教會需要的。
我陪伴的大部份都是一些不愛讀書的孩子,有些國中想放棄升學,而現在很多都大學畢業了。舉個例子來說,有個孩子國中還不太會九九乘法,但是很喜歡彈吉他。我告訴他母親,他來學吉他,先不要補數學。後來他學會了吉他,我安排他在聖堂彈吉他,讓他有機會上台演出。他不但重拾信心,也發現自己並不笨,於是不但繼續讀書,還學會了貝斯、打鼓。
在這過程中,我信任並鼓勵他,告訴他從學吉他的天分,就看出他不笨,可以好好讀書。而當他們肯定自我後,他會去學習本來不喜歡的道理。因為為了上台選聖歌,總不能聖誕節唱慈光歌。而且我要求他們不能臨到上台前才翻歌本,必須在前兩個禮拜就要選好、練好歌,前一週是複習加強,當週還要在事前一二十分鐘練習,所以他們會事先準備,也會因此而學到一些道理。
還有一位小朋友跟我說自從認識我,他的朋友都被我切斷了,但是他又結交另一群好朋友,生活也步入正軌。所以當我們將教會所需要的來結合孩子的興趣,他們也可以過教會的生活。而當他們漸漸明白信仰的重要性後,或許有一天會領洗,加入天主教會。
謝:我很認同王老師所說的要讓教堂成為孩子的家,以及福慈提到的年輕人需要好的輔導。
因為有你們,教堂會更好
耶穌會有一年曾提出「更」這個字。如果教堂的神長或家長能讓孩子感受到:「因為有你們,所以教堂會更好」,相信會帶給他們無比的動力。
我自己的女兒在她十歲剛領洗時,神父就邀請她擔任輔祭,因為當時輔祭都是男生,為她來講,這份邀請十分意外,但是神父對她說:「我希望由妳開始,女生可以當輔祭,而且因為有妳,所以教堂會更好」。此後,我女兒就再也沒有離開過聖堂,我也不需要星期天一大早挖她去教堂。她現在已升大學,仍然在堂區帶青年會,並在彌撒中司琴,自己也會判斷選擇要在教堂內哪個區塊服事。而這一切都源自神父當年對她的信任與鼓勵。
今天我看到欽天,十分開心,因為從未有過傳協理事如此年輕。一般而言,教堂的傳協理事都有相當的年紀,因此活力先天就不足,規劃的活動都是避靜、讀經、研習之類非常嚴肅沈重的活動,年輕人不愛。為什麼我們不能在年輕人玩Wii的時候,給他們一些信仰的訊息?不是做不到,而是年長的傳協理事,沒有心力去思考年輕的孩子們想要什麼。
再者,不是所有堂區都有像楊修女那樣的人物,可以跟家長力爭,然後家長妥協讓孩子到教堂來。反而大多數的堂區神父,碰到家長說孩子補習太忙,無法到教堂來時,還是十分客氣,只是提醒他們有空再來。
神父要「更」堅持
如果神父先放棄,那家長更有理由認為,神父都不要求,其他人更不容置喙了。所以第一關卡神父的角色十分重要,他必須讓所有教友明白參與教會活動與彌撒,是信仰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神父要「更」堅持。
至於家長部分,身為教友,難道他們不了解信仰為孩子的重要嗎?他們雖然有此體認,但另一方面又受困於社會普遍的價值觀,兒女要上好的學校,因此陷於兩難的局面。因此,我也期待家長能學習「更」堅持自己的立場。
最後,期待年輕人有一個更好的平台。真理電台有一個活動訊息的網站,任何教堂都可將自己的活動Po上去,目前已有某些團體在使用。因此,我期待更多的年輕人能運用這個平台,交換彼此的訊息,不但能更快速地傳遞消息,還可以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真理電台也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與年輕人結合,過去我們曾和教會學校合辦讓年輕人製作教會的宣導短片,希望能更發掘年輕人的能力與需要,並和他們有更進一步的合作。
趙:蓉倩提出一個很好的概念,就是「更」的精神,年輕人可以讓教會「更」活潑,神父們可以讓教會「更」充滿深厚的意義和吸引力等等。那麼,要請教兩位年輕人,是什麼力量驅動你們說:是的,我願意來教堂、道理班幫忙呢?
孫:我這一代之前,是楊修女帶大的。我國小也是她帶的,國中換另一位修女,而且帶我們的大哥大姐也很多,所以我會想:以後如果可以的話,我也願意幫忙。所以每年暑假,有些人會從外面回來,大家一起策劃活動,在教堂中這種服務的人還蠻多的,是回饋,也是傳承,就是年輕人帶年輕人。
青年有熱情,需要被肯定
張:青年有熱情、想法,需要被肯定,跟一個show自己的舞台,通常聚集著年輕人的教堂,都有這樣的特質。例如:聖家堂的「微光樂團」,青年人有明確的目標,透過音樂讚美主,汐止堂的咖啡廳、樂團。
教會得知道年輕人要什麼?為他們過濾、挑選並預備好那些為他們有益的,這時才能真正張開雙手歡迎年輕人到來。過程當中會發現有許多的不足,除了依靠天主,我想我們也可以請教那些活躍的堂區,或者與他們的青年共融,青年們會彼此影響,相互學習,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單一教堂中常常會感覺到無力、徬徨,或許可以聯合串連各個堂區,將資源整合,每個堂提供自己最專精的一塊,共創更好的福傳品質。
互相支援對方的不足
王:幾年前,我曾和內湖堂的教友提過,我們「微光樂團」可以開放給他們使用,同時互相支援對方的不足。同樣的,我也主動去和蘆洲堂、汐止堂……接觸。
汐止堂開始時,比較沒有信心,但我聽過他們唱歌,發現他們的實力超過我們,他們有原住民天生的動感,我就向他們的負責人提了些建議。其實,開始時不太敢提,因為我總是被誤解成要去搶人,或要做些什麼。
去蘆洲堂時,也是這樣,我告訴他們:「我幫忙訓練好,一定送回來。」他們現在成立了青年會,也成立樂團,我還去幫他們清理地下室,別人送我一套鼓,我就把那套鼓送給他們,並搬了一個大鐵櫃給他們使用。
後來汐止堂發現我說的沒錯—他們的年青人有表演的天分。我也和他們的本堂神父與傳協會談過,將來可以到汐止火車站旁的一塊空地,去做路邊福傳。像這次的「台灣青年日」辦得非常好,在此之前,我就一直推薦他們,並且也撥出微光樂團一半的時間讓他們表演,後來就統統交給他們了,那天的表演真的非常好。
每年我們都會在龍舟賽時,到碧潭做表演,今年我就把機會留給汐止堂,表演完後,他們的負責人告訴我說:「真的很好!」好高興,洪總主教也去了。
音樂廳?路邊攤?
我想回應欽天的是,和你一樣,我也有很多想法但做不到,做不到就要創造機會給別人做。像我們學生很認真在練習打鼓,有位長者說浪費電,但慢慢就發現「微光樂團」真的對主日彌撒、教會活動有作用。我們不是國家音樂廳級的,而是路邊攤級的,價廉物美,不然送給你也沒關係。我們所在的地方,所吸引的人,大部分是普羅大眾,不是吸引貝多芬那一種等級的。
所以,我經常和學生說:不會讀書沒關係,會過教會的生活,會努力用功向上就可以了。而我真的沒有時間做那麼多事,可是有想法後,就創造機會給年輕人來做。我們當中有兩位年輕人就說:「老師,我們要回蘆洲堂復興教會。」後來他也發現自己的行為要修正,以前是吊兒郎當,現在要帶人,太隨便的話,人家不會聽他的。
基本上,我們可以創造機會給年輕人,若是有人願意,我可以全力配合。
趙:接著請教嚴老師:現在的年輕人和5、15或20年前的年輕人,有些什麼同質性,或有些什麼差異性?
嚴:年輕人的同質性,如我剛剛說的核心身分問題,這是絕對不變的。年輕人好需要清楚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會什麼?能夠回應家庭、教會、社會些什麼?所以一定要創造很多機會,讓他們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
e化的現代年輕人
在相異性上,我較大的感受是,要看我們這些陪伴年輕人的,能不能看到現在社會上的脈動對年輕人的影響是什麼?比如現在的年輕人非常e化,而e化不是不好,e化使年輕人很容易快速的傳遞訊息,也可以很快地收集資訊。
但在e化下,可能造成年輕人彼此在互動過程中,減少了與他人相遇的時間,或是因習慣快速,而在很多事情上比較表面化。因為透過網路,看不到對方的表情,所以話語的真實性無法掌握,也比較不深入。遇到這種情況,在活動的設計裡,有沒有可能讓他們知道:e化除了有哪些好處之外,也讓我和別人之間有了很大的隔離。
學習主動擁抱
中聯會的營隊是比較溫暖的,平常年輕人來,我們會擁抱他們。可是近幾年、e化開始後,大概5年前,就發現年輕人不太會擁抱,他們的肢體很僵硬。但過去的年輕人因為與人互動得夠多,也有和人之間的信賴,在肢體上的擁抱雖然不習慣,可是第二天開始就會主動來擁抱你。現在我們的營隊可能要等到第四天了,而現在四天、五天的營隊其實很少,所以當第三天你擁抱他時,他可能還是有點僵硬。
再談到家庭,談到人與人真正相處時,會看到年輕人他不知所措,他e化慣了,所以在親子、人際的相處上,觀察人的部分也相對弱些。因此就要推展一些新的模式,讓孩子學習怎麼去觀察,例如我們推動的體驗教育,或是像敬拜讚美,都可以讓他們在感覺層面上,比較能被觸動,而這些方式也就慢慢開始興起。
所以我們透過體驗教育、敬拜讚美、青年彌撒,讓孩子們的不足,或從e化之後比較隔離閉塞的身體語言和感覺上,去打通他們的任督二脈,結果發現音樂真的可以幫助青年,打動他們,也讓他們經驗到聖神在他們內的翻騰。在青年彌撒中,他們可以手牽手一起唱天主經,也有了與自己信仰觸碰的經驗。人是需要觸碰的。
尤其在有信仰的教會,如何善用科技,且又在科技所造成的障礙下,讓天主給予的人性能得到更滿全的互動,這是站在教會立場上很重要的一個區塊,否則當下一代年輕人成家後,怎麼回應夫妻關係和親子互動呢!如果他們不曉得如何去擁抱,他們的心是被封鎖的,後來怎麼去享受家庭的溫馨,和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美好和溫暖。
我想在相異性上,一定要從現代的社會脈動裡去找尋,然後讓信仰進入人的心靈深處,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張:我覺得教堂比較缺乏的是輔導,今天在這裡也發現有不同的資源,可是資源好像是屬於堂區,神父們都有的觀念是:這是我們的。其實大家都是天主的羊,如果平常有時間就可以像這樣交流,我們也就不必那麼辛苦,每個禮拜都要想很多的活動了,若是那個堂區有活動,我們就去共融、去參與,這樣就太美了。
跨堂區辦活動
去年暑假夏令營我們和汐止堂一起活動,整個感覺就很不一樣。都市小孩就是e化太嚴重了,大家都還是看漫畫、玩電動,但汐止堂就不同,他們會一起聊天。幾天相處下來後,我們的青年回家就發現不一樣了,變得懂事、會自己去參加彌撒、喜歡和父母來往、也有禮貌了。小朋友變得活潑,互動力也變強,沒想到在天主帶領下會產生這麼好的效果,讓小朋友從彼此當中去學習,也有互補。
我們當初沒能跨堂區,而只敢對自己堂區做些活動,其實我們可以參加陶成營、光鹽營,去參加別人的團體,這種感覺會很棒,因為都是些其他教堂的人。可是,我們平常也可以去跨堂區,這樣自己的輔導也不會那麼辛苦,而且還可以去瞭解彼此的狀況。尤其現在的電話、msn、網路很方便,也很快,大家在msn就可以開始聊起來了。只要能把他們兜起來,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他們自己就會去安排事情,只要把帶頭的盯下來,就知道他們大概做些什麼事情,然後再去關切一下就好了。
趙:也就是資源共享、人力互通,所以今年你們就可以去參加謝老師他們的營隊。
孫:我們教堂有時候可能會讓孩子們自己決定做什麼,但感覺也不是出於他們的志願,還是我們幫忙規劃好的,我認為就是要多問、多瞭解,看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不要限制太多。
以鑽石的眼光看待年輕人
嚴:首先我要鼓勵陪伴年輕人的輔導們,不管是神長、關心年輕人的傳協、或是青年會的輔導,都要陪養自己有一個鑽石般的眼光來看待年輕人。當然,年輕人有他們的軟弱,可是軟弱不代表沒有力量、不好或不想求好。我覺得輔導們要有像天父看我們如同兒女一樣的眼光、來看年輕人,給他們更多的耐性和陪伴,這是我對輔導們的呼籲。
第二,世界還是像吼叫的獅子,四處在尋找吞噬的人。所以,要讓年輕人很清楚看到自己的身分價值,即我們是由上主親手創造的,在我們內有天主噓出來的一口氣,我們是天父的孩子,有這樣的身分。
我們要讓年輕人知道他們到底是誰,而不是以世俗的眼光判斷,不是世俗定義下的成功,不是一定要會讀書……。我們要有更清楚的真理和價值觀念、來陪伴年輕人,讓他們知道:縱使他們沒有什麼能力,還不能完成什麼,可是他們都還有發展的空間。我們要帶給新一代年輕人生存下去的希望和理由,這是教宗講過的一句話,我一直牢記在心。如何讓年輕人生命有希望,生活充滿未來的可行性,縱使他不做什麼,他都已經是天主的寶貝了,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
願擺上自己的生命
另外,還想呼籲的是,如果我們願意擺上自己的生命,陪伴年輕人走一段,不只一兩年,而是再長一點的過程,你會看到你自己本身的生命價值;而因著這些年輕人的成長和茁壯,更會知道你其實已經活出了基督門徒的生活,也創造了更多的基督門徒來跟隨耶穌。
我覺得,如果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擺上自己,成為年輕人的服務者,成為青年事工的輔導,裝備自己,且願意陪伴年輕人,如果這在現代教會當中能夠被興起的話,那教會就真的有希望。因為由年輕人的生命來影響年輕人,是最棒的了。
謝:我願意提出幾點:第一,我們要呼籲熟年人士可以站後面,孩子才會站向前。請信賴你堂區的年輕人,他們有自己的智慧,天主給他們的,絕對不比一般成熟的人差,而且這應該是他們的世代。
為青年建星光大道
第二,我期待教會能為孩子建立一個星光大道。多數時候,孩子不到教堂來是因為缺乏吸引力;教會的活動之所以不能夠延展開來,是因為用既定的價值觀在做判斷。所以,為什麼不能把這個判斷能力,交給要來參加的這些人?換句話說,這星光大道不是由總主教帶領,應該是由一年輕人喜愛的人來帶領他們。
其實,教會內也有很多很棒的風雲人物,像張惠妹,只是截至目前,我們沒有邀請過她,雖然有人說邀她費用很高,但這應該不是最大的困難,而是誰能夠打動她。我覺得這樣的一個星光大道可以從一個堂區開始,進而到鐸區,在推到整個教區。
下個月我們鐸區要舉辦一個成年禮的活動,在這當中有父母營和青年營,也就是要讓所有的父母有共同交換意見的機會,並也希望所有參加成年禮的孩子,能有機會抱怨自己的父母。在過去我們會把孩子和父母放在一起,這次決定分開來,目的是讓孩子可以做自己的主人,讓他可以成為自己、展現自己。
如果堂區、鐸區,進而到整個教區,能夠為孩子打造不同的星光大道,例如慶祝「台灣福傳150週年」時,孩子們可以上台演出自己喜歡的戲劇,讓他們有一個機會能夠秀出自己。我覺得有這樣的機會給孩子,對孩子來講頗具吸引力,而且也讓他們知道教會重視他們。
父母也需再教育
最後,在整個青年活動中,最主要的關鍵人物是父母。我要再三地懇請教會,做父母的,的確需要再教育,不是參加彌撒就算了,父母之間怎樣相互溝通,就如同孩子如何相互溝通一樣重要。
如果可能的話,中聯會其實應該先教育這些中學生的爸爸媽媽,先讓他們把心打開,把孩子放心的交到中聯會手上,這個結果才會讓任督二脈真的能夠打通,否則父母永遠是辦活動時的阻力,而不是助力,所以,父母的再教育,尤其有關靈修方面的成長,否則教會要往前,要讓孩子邁向前,會有相對的困難度。
王:我真的覺得困難不少,不過先說去年「台灣青年日」辦得真的很好,這是值得鼓勵。
建立自然的制度
我想呼籲的是,教會要建立一個比較自然的制度,例如兒童主日學──初青──高青──大專青──社青──中青──長青,按著各個不同年齡層建立起來,然後找出他們喜歡的、重視的活動內容,而更好這些也是教會需要的,如此便能創造出雙贏。
在這當中,輔導很重要,要和制度搭配,要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也要陪伴他們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瞭解他們,並根據他們喜歡的,也是教會需要的部分,建立一套靈修系統,甚至要一起學習,或改良制度以適合本堂,尤其讓他們覺得我做的事很有意義,這樣他們才會較認真、努力地去執行。
像我通常把年輕人擺在教堂,不干預他們,除非遇到困難,如電器壞了、或個人的問題……等等,我信任「微光樂團」成員,而不擔心他們不會去負責彌撒聖歌的部分。在對他們有足夠的信任後,這個流程就自然形成了,青年會就不會擔心少人,而我們各善會需要人才,也可以從這裡找到人。
需各堂合作交流
像我內心就有幾個團長的候選人,以及還有誰是總務等等,而且我私下也和他們談過,輔導如果沒有這樣的準備,忽然讓一個人來接,就整個亂掉了。我原是希望這些要由堂區自己來做,但很困難。我也很希望主教公署、各堂區傳協會、及專家學者共同研究,讓各堂區合作交流,透過每年的定期及不定期交流,使靈修與福傳方面更順利,相信年輕人會做的更好!因為他們是充滿活力、有理想的一群!
真正重要的年青人的基礎,就是兒童主日學,這一塊沒有做好就很難找人,所以我呼籲:把這制度建立好。如果沒有制度,下一個嚴老師,下一個會和家長爭取孩子的楊修女不知道在那裡?
有時候,有些事情我是悄悄的做,後來神父知道了,也就光明正大的做下去了。又如我們暑假要辦活動,大家都說要收錢,我說:「你們辦要收錢,那麼,我們自己辦,我辦的不收錢。因為他們將來是要留下來在教堂幫忙的,這不是錢的問題。」後來他們也照我的想法,現在我們的音樂教室,開始有人奉獻,我說:「這些人要是留下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他們留下來就是為教會工作,而這一做可能就是一輩子。」我們要看得遠才是對教會真正的幫助。
大家一起來
在我去聖鮑思高堂幫忙時,他們沒有青年會,也沒有樂團,因為他們的孩子都在補習,完全沒有時間,但現在他們成立青年會,也成立樂團,是范長永神父在帶,但也一個月才服務一台彌撒,可見他們多忙。不過私下去問每個人,他們在外面的活動也多的是,就是到教堂沒有空。我想堂區要互相合作,特別是教友不多的情況下,大家可以一起來推動,這也應當是全教區努力的方向。
趙:謝謝大家的參與,從諸位的經驗出發,都提到要給年輕人一個舞台、把機會讓給他們,讓他們可以站出來,扛起自己的責任。更可以站在教會內許多前輩巨人厚實的肩膀上,這樣可以讓年輕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