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祖
Tina 是我們堂區的一名教友。我跟她算不上是太熟稔的朋友,甚至因為我們通常參加不同時間的彌撒,在教堂碰面的機會也很少;但我很喜歡她待人的熱情與開朗。無論何時遇見她,她總是滿面歡喜,開朗的說笑。
Tina 的住處與我岳母居住的老人公寓相隔不遠,她也常默默地主動去關懷與協助。因為堂區朋友中有好幾個與她同樣英文名字的人,而我也從沒弄清楚她的姓氏,只知道她是出生越南的華僑,所以我跟別人論及她時,總是用「越南 Tina」這個稱呼。
在美國,越南移民的人數遠遠不及華人,但越南天主教友團體的活力,卻是我們無法望其項背的。
以我們達拉斯教區為例,唯一的華人族裔堂區,成員僅有兩百多個家庭;而四個越南族裔堂區中,最小的也擁有超過七百個家庭。青少年以後才因戰亂移民來美的 Tina,不但活躍於越南堂區,當我們堂區有重要活動時,她也總會帶著兒女來參與。
Tina 全家也是我們堂區有求必應的「緊急支援部隊」。聚會活動需要備辦食物時,常見她從家中搬來大盆小鍋幫忙;英文彌撒輔祭缺人時,她的兩個兒女必是「隨傳隨到」;春節晚會後,她們全家在廚房默默地清洗無數的碗盤。堂區有事要邀約她幫忙時,她總是豪爽地答應:「教堂的事,當然第一優先,那一天需要我,我就把時間騰出來!」而從不以自己的事業忙碌來推託。
Tina 經營「機場接送服務」多年,手下有多名駕駛。平時我們要搭機去外地時,也總是請她派車接送。最近要搭機去芝加哥探望女兒時,來接我們去機場的不是Tina 公司的駕駛,而是「老闆娘」在百忙中「御駕親征」。我們很高興在開往機場幾十分鐘車程內,有機會暢談,彌補了平常在教堂碰面時,總是短暫寒喧後就擦肩而過的遺憾。
青少年時代經歷過越南戰亂,輾轉避難到美國的 Tina,對於艱困歲月的過往,沒有怨恨與創傷,卻有歷經烽火的堅韌與樂觀。這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她歸功於自幼家庭生活中所給予她的信仰力量。她說,小時候父母親最關切的問題,不是家中已經無米為炊,而是主日早晨催促他們穿戴整齊去參加彌撒。
Tina 語重心長地感慨,今日的美國豐衣足食,而各種年齡層的人,卻有層出不窮的心理問題;相對於當時越南兵荒馬亂,她的同儕中,卻少有人憂鬱恐慌,只因信仰給了他們安定的力量。Tina 十六歲的兒子坦言:當他害怕或緊張時,就會請求聖神帶領。
這些被迫離鄉背井的越南移民,不但讓他們的傳統文化,也讓信仰在美國扎根,傳承給了在美國出生、成長的第二代。在達拉斯教區的越南族裔堂區,每個主日的五台彌撒,全都是以他們的越南母語舉行;堂區每個主日的主日學,參加人數動輒多達千人;端午節籌備義賣時,來幫忙包粽子的教友,就有數百人,這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相較於以留學後定居的第一代移民為主要成員的華人教友團體,這群平均學歷不高、多以難民身分來美的越南教友,他們在建堂時,其中不乏具有水電、焊接、土木、建築等各樣技術的工匠,大家盡心奉獻自己的專長,以最低廉的成本,建立起自己的信仰家園;猶如在曠野中,梅瑟召集了「上主賜給他們才能的一切技工,並所有心甘情願前來工作的人」來為上主建立會幕(出三十六2)。
Tina 還講了件趣事。有位神父到這裡附近的越南商場去購買日用物品時,教友經營的商店都不肯收神父的錢,嚇得神父慌忙地把白色的「羅馬領」取下,以避免別人認出他是神父,然後轉到別家商店購物。
家庭對信仰的傳承,團體對堂區的熱忱,教友對神父的敬重,自然影響了青年回應聖召的意願。因此在達拉斯教區的少數族裔中,唯有越南人有其專屬的修院,培育了解自己文化背景,能說同樣母語的神職人員。全美目前有超過900名越南裔的神父,更是讓所有海外華人教友團體嘖嘖稱羨。
我隨手拿起放在後座的幾本《葡萄藤雙月刊》,那是我們堂區發行的信仰分享刊物。後來才知道這是 Tina 刻意留在乘客位置旁的。因為她的主要顧客多是來往達拉斯出差的專業人士,其中許多是從大陸來美公幹或接受幾個月短期訓練的華人。
在接送他們往返機場,與每日往返旅館與公司之外,Tina 總是伸出友誼的手,關心、照顧他們在陌生國度所面臨的生活與適應的困難。她說:「我與他們交朋友,跟他們聊天、吃飯,為了要讓他們感受到基督的愛,希望也藉著這樣的機會,向他們傳播福音。這些信仰刊物,常常會引起他們的好奇發問,是很好的媒介。當我們更熟了,我就向他們介紹我們堂區,或是帶他們來教堂。如果他們願意,我就鼓勵他們參加慕道班。」
Tina 不辭辛勞地在週末義務接送他們到教堂。有時早到了,慕道班還沒開始,她就陪著他們直到上課時間,才離開去忙自己的事務。
Tina 為福傳默默奉獻的心力,到底能有多少成果,或只是徒勞無功,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有一位來自大陸的朋友,在美國出差幾個月期間,因為 Tina 的接送,常來教堂。臨歸國前,他問 Tina,回大陸後,他是否可以去其他的天主堂?我想起 Tina 說的:「大陸當局對民眾攜帶宣揚福音的書籍入關,有許多限制,但這些受到基督徒感動的朋友,本身就是一本宣揚福音的書,是無法禁止或被扣關的。」
抵達機場時,我衷心地向 Tina 致謝。雖然我在堂區慕道班服務超過十年,無論教理或聖經,我自信可以對慕道友朗朗上口。但今天在這一段不算長的車程中,Tina 教導了我關於福傳,最珍貴的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