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榮 / 莊鼎儀
那時候,我對擔任輔祭和唱詩班同年齡的孩子非常羨慕,心想那是一種榮耀,但是頑皮搗蛋,經常因為打架而挨罵的我,當然是不會受到青睞的。我幼小的心靈低語著,何時能夠在祭台上和神父一起為天主服務呢?
這個小小心願隨著進入初中,捲入升學主義而破滅了,之後幾乎每年聖誕節才會陪著母親去教堂,變成一個聖誕教友。
後來北上唸大學,大三時,有位同學帶我去聖家堂過聖誕夜,我重新沐浴在教堂神聖、美善的氛圍裡,與久違的兒時信仰再度相遇,讓我內心激動不已,但是這個美好經驗並沒有持續,又隨風而逝了。
大學畢業服完兵役後,隨即考入國防部,開始了忙碌的生活,我家距離辦公室僅三分鐘路程,卻經常加班晚歸,甚至有連續5天忙得回不了家。這樣無休止的投入工作,雖然在職場上獲得了回報,但午夜夢迴,我求問天主:這種生活模式還要持續多久呢?感謝天主,祂畢竟是眷顧我的,這種「人定勝天」的生活模式,就在工作20年可以退休領終身俸時,出乎意料地突然結束了。
我退休的因素很多,但都不是人所能夠掌控的,天主卻讓我完全歸零。退休後剛開始過著早上看股票,中午睡大覺的悠哉生活,但沒幾個月我就悵然失落了,思索著難道下半輩子就如此空虛度日嗎?
有一天,我似乎被某種聲音呼喚去天主教的光啟社書局走走,在瀏覽聖經時,旋即被「愛永存不朽……,知識之恩終必消逝……」(格前十三8)這段聖言所震撼,因為這句話正是我當時生命情境的寫照-在職場累積了20年的專業知識,為我生命的滿全完全使不上力,而此時的我格外思念過世不久的母親,她為我祈禱了數十年,她那完全奉獻的愛一直縈繞我心。
回到家裡趕緊翻閱母親遺留下來、塵封已久的聖經,深深被字裡行間流露的深情大愛與智慧所吸引,於是我重新回歸教會,生命也出現了重大的轉折。
回首來時路,深信這是天主對我的計畫,我退休近九年了,沒有實現去國外繼續唸書的美夢,也沒有去弟弟公司上班開啟第二春。我不想再工作賺錢,只願在教會大家庭做喜歡又富有意義的事。我參加了天主教安寧助禱團,為臨終者祈禱,讓天主的永恆生命安慰亡者和家屬。我也從事天主教監獄牧靈工作,進入監所探望收容人,用基督的愛帶給他們溫暖和希望。在這些服務中,我真正體驗了「施比受更有福」的喜樂,也滿全了我兒時的心願,當然生命也不再留白了。
莊姐妹:我老家在澎湖馬公,父母親都是老師,因此家庭的氣氛比較嚴肅。由於兩個弟弟經常被處罰,所以從小我就謹言慎行避免出錯,乖巧的我雖然受到疼愛,但父母很少流露出他們的愛,因而造成我保守、不開朗的個性。
澎湖廟宇很多,我的家庭接近佛教,家裏設有神桌供奉觀世音菩薩和祖先牌位,印象中農曆七月會跟著父母參加廟宇普渡等活動。我對傳統的民間信仰沒有特別的印象,我自認為是一個非常平凡、只信靠自己的無神論者,以前有人問我信什麼教?我會笑著說:「我信睡覺。」
嫁入夫家,婆婆是位非常虔誠的教友,先生也從小領洗,但是婚後我們夫妻忙於工作、孩子,尤其先生是個工作狂,所以我們很少參加教會活動。原本我對組織家庭抱著很大的盼望,但這美夢因為現實生活而褪色了,我的生命依然因壓抑而不快樂,家庭也缺乏喜樂的氣氛。
2001年,先生意外地提早退休,他重回天主的懷抱,人也逐漸變得親切可愛,並積極參與敎會活動。他得知天母堂有慕道班,在未徵得我同意下,主動替我報了名。其實參加慕道班,我是勉為其難的,去參加最主要是因為先生曾問我兩個問題:一是我沒有信仰,夫妻之間沒有共同的人生觀,如果有一天他生病,我能夠翻聖經、唱聖歌,分享基督信仰來安慰他嗎?二是我只守著自己的小家庭,我愛過別人嗎?為那些有需要的人服務過嗎?將來我能夠上天堂嗎?我無言以對。因為愛,我不再堅持己見,願意去認識基督。
在天母堂慕道期間,老師們有系統地分享基督信仰,讓慕道同學打開了視野,透過他們,我逐漸認識了天主教,並且在老師身上也深深感受到天主的愛。
2005年復活節,我領了洗,領洗後心境也改變了,原本倔強、拘謹、愛心不夠的我,信主後心甘情願被耶穌帶領,走出了自己原先的小世界。記得領洗後兩個月的一個深夜,被一通電話吵醒,是一位教友母親剛去世,需要助禱團幫助祈禱。因為夜深,當時擔任團長的長榮很難找到幫手,我直覺地站出來說我願意去。這是我第一次面對不認識的亡者,但因主與我同在,所以沒有任何的忌諱和害怕,當助禱結束後,我也經歷了一次生命的洗禮。
領洗四年來,耶穌的愛催迫著我去以愛還愛。例如每週二去八里安老院服務,看著至少七、八十歲的老人家們開心,自己也很快樂。因為喜歡唱歌,參加天主教志工合唱團,除了增進自己的音樂素養外,同時在一些服務活動中,用歌聲唱出天主的愛。
我生命的變化無法一一述說,只能感謝天主賜給我新的生命,而且是快樂、豐富的生命,渺小的我今天能站在這裡為主作見證,就是我生命的一大突破。
吳弟兄:廿餘年來,我一直想改變鼎儀卻做不到,天主最後輕鬆地使她脫胎換骨,在她「凡事相信、只要去做」的特質上,清楚看見了信仰的力量和信仰美好的果實。此外,天主還賜給我全家歸主的恩寵。
女兒佩芝從三歲起,就跟著奶奶去教堂參加彌撒,她在小學二年級時領洗,一直到現在大三都沒離開過教會,信仰紮下很深的根基。記得有個週末晚上,我因事責難她,她因委曲而痛哭,週日早上我們倆人仍一起去教堂參加彌撒。彌撒結束祈禱後,我向女兒道歉,請求她的原諒;女兒說她也向天主祈禱,請求天主寬恕自己昨晚的不對。感謝天主,父女倆在主內很快就和好了。
莊姐妹:兒子守淳從小並未領洗,因為當時的想法是「等他大了自己決定」,看起來是尊重孩子,卻失去從小信仰薰陶的機會。一方面是亡羊補牢,二方面是受我領洗後的影響,兒子在大三開始參加天母堂成人慕道班,為期兩年的慕道,對一個大男孩並不容易。但在他自己的努力,以及家人、老師的祈禱下,大學畢業前,也受洗成為基督徒。如今基督成為我們全家之主。一家人能夠擁有相同的生命方向,是多大的恩寵啊!
全家歸主後的一個大變化是家庭氣氛變了,先生與我能珍惜彼此是「天主所賜的禮物」。我不但完全支持先生從事教會和公益服務,自己也能跨出家門,走進教會大門,不斷成長。
在親子關係方面,因為先生比較嚴厲,我就不再多給孩子壓力。現在我們與兒女之間儘量彼此尊重。兒子退伍後,年初家裡舉行了一次家庭會議,在主內我們坦誠分享,講到觸動之處,禁不住熱淚盈眶。我們這個平凡的家庭,深深地被天主所愛。主啊,感謝祢!讚美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