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珮倫
一部好的影片得以流傳,在於它反映了當代價值,而且能帶來希望與願景。在《海角七號》,我們看到導演關懷的社會議題,也在劇情安排中,為我們指出群體合作的出路。
愛情藏著社會批判
《海角七號》敘述恆春當地一個觀光飯店邀請日本知名歌手來台宣傳。由於恆春鎮代表會主席堅持飯店宣傳活動必須當地人參與,因此找來不同出身與背景的人物,短期湊出一組暖場樂團。片中的劇情發展有二軸:一是將六十年前異國師生戀男方的情書送交到女方手中,以及本片男女主角的愛情發展過程;另一是樂團成軍與磨合(喜宴後得知每一個人的挫折而相互包容)的過程。
這部片子特別之處在於使用許多本土元素,並且在動人愛情劇的包裝下,導演的社會批判仍然呼之欲出。主角阿嘉在片頭那句令人印象深刻的「我X你媽的台北」,片中雖未言明阿嘉究竟遭到什麼打擊,但所有離鄉前往台北發展的人,都能體會在台北可遇到的挫折實在太多了。
接著是地方人士質疑外來產業直接移植當地的手段。不論是BOT這種以外來資本(觀光飯店)開發地方資源(山與海的美景),或是舉辦大型演唱活動,地方究竟從中得到什麼?劇中人回答:「我們恆春人在春天吶喊得到什麼?還不是撿垃圾!」
城鄉發展不均的惡果就是年輕人口外流。因此,鎮民代表激憤表示,「我最想做的是放一把火燒掉整個恆春,然後叫所有的年輕人都回鄉來重建。別再當人家的夥計!」
影片中,地方發展的議題是由鎮代表發聲,顯示導演的安排相當用心。鎮代會主席試圖抵抗都市財團挾其雄厚資本,為地方爭取發展的機會。在某些人看來,鎮代表這類基層民代大抵與地方角頭、黑道脫不了關係。事實上,基層民代最貼近地方。片中看起來最土、最耍流氓的鎮代會主席洪國榮(馬如龍飾),卻是維護本鄉資源與發展最盡力的人。這似乎扭轉了我們對於地方民代的某些成見。
本片也反映了時代背景─黨國集權體制下的城鄉差距問題,往往遭到忽略。而今台灣已經民主化,民主化的成果為地方發展保留某種程度的希望。
業餘結合──小兵立大功
由七個小人物組成的樂團,演出獲得空前的成功,是本片令許多人感動的原因之一。這些小人物作為個人時,面對環境充滿挫折:有音樂才華的阿嘉受挫於都市主流音樂、原住民警察勞馬受挫於愛妻跟都市人跑了、客家人馬拉桑推銷小米酒,受挫於恆春閩南人與保力客家人的族群隔閡、大大受挫於台灣社會單親家庭的缺憾、機車行黑手水蛙受挫於人類社會的婚姻制度、月琴國寶茂伯受挫於不受重視。
一開始,這七個人有的彼此看對方不順眼(阿嘉與勞馬),喜宴中啤酒下肚後,讓他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得到彼此的接納與認可。他們處於各自的生活圈,只是個別的失敗者;當他們結合為一個團隊後,卻獲得成功。這正是群體合作,創造出新境界的典範。
必須指出,觀眾喜歡茂伯的理由在於他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自我壓抑。開心果茂伯的愛現,正是強烈對比於其他角色的自我抑鬱。這些壓抑的人們組成樂團,藉著音樂,爆發出台灣人的生命力,也讓個人的愁苦心靈得到解脫。
找到群體合作的出路
雖然《海角七號》笑中有淚,導演在劇情安排中仍然為觀眾留下出路:六十年前的師生戀以悲劇收場,因為時代的宿命使然;現代的愛情,因為能夠選擇,有了喜劇結局。回顧歷史,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是軍閥獨裁的決策,民眾無法透過民主機制改變它,因此,也只能按照戰敗結果決定個人宿命。換言之,戰敗的日本將任由戰勝國處置,這樣悲觀的未來讓男老師無可選擇,也捨不得女學生跟著吃苦而自己回國了。但是現代的台灣已經民主化,男女主角可以自由選擇,可以為自己的愛情負責。
至於,地方如何突破城鄉發展失衡的困境?個人以為,導演給予的出路就是自立自強,群策群力,群體合作,由當地人自己起來解決自己的問題。結合在地的優越元素,在群體的合作下,必能創造出傲人的成就。
那麼,是怎樣的群體合作呢?
導演魏德聖說,他曾經經歷「運動隊員可以輪流共飲一杯水,而幾十個兵也可能為一杯水而大打出手」,其中的差異在哪裡?團隊若是烏合之眾,個人與個人之間只是爭鬥,變成一加一小於二的結果,也就是二個人在一起的力量,小於二個人個別力量的加總。「而海角七號的組合正是革命團隊」,大家認同而組成團體時,團隊代表的就是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每個個體均能發揮所長,而造就強大的團隊力量。如同導演所說,「就像是化學元素一樣,每個演員一個個看可能沒什麼,加起來就像炸藥一樣,威力很大!」
七個小人物在各自生活中充滿挫折,當他們作為個人,僅是失敗者而已;當他們成為一個團隊,各自的優點都得以發揮。最後,這個全新的樂團獲得空前成功,每位成員也因此找到自己的可能。
這樣的組合如同「綠野仙蹤」的團隊:桃樂絲、稻草人、鐵樵夫、獅子無法單獨面對自己困境:不斷地自我懷疑,不知道自己的優點與力量,陷入自怨自艾。但當他們成為一個團隊時,每個成員的優點先後幫助團隊解決問題,完成任務。《海角七號》的結局,讓大家看到出路-群體合作,自立自強,才能克服困境挫折,帶來希望與願景。
群體合作能打開出路,這讓我們能夠更具信心的離開電影院。現在的我們已擁有選擇的機會,而正是選擇群體合作之路,讓我們得以走向未來。
電影史上國片第一
《海角七號》在國內造成轟動,創下票房史上國片第一名的紀錄(若將外片計入,則為第二名,僅次於《鐵達尼號》)。大家都為國片有如此表現而喝采,許多人表示,電影放映時,觀眾一起歡笑、一起流淚,這種感覺非常特別。
遺憾的是,當觀眾都在為碼頭送行一幕而感動落淚時,金馬獎評審只看到碼頭上送行民眾穿著破爛;評審只在乎片尾老太太看信時沒有開燈,不符合基本生活邏輯,卻看不到影片的整體意義。這顯示評審與觀眾的水準似乎有著相當的差距。或許,在檢討國片市場長期不振原因時,這也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導演的經歷更像一個信仰見證
導演魏德聖並不是電影科班出身,他在服役時透過同梯次好友接觸電影,進而決定投身電影。他曾賣過靈骨塔、當過出版社倉管等工作,十幾年來,從未放棄拍電影的夢想。他在「Good TV──真情部落格」的訪問中提到,有人做電影做了十年,卻因養家的責任而放棄,「神給我們不是十年,而是一百年,一輩子。那為什麼不用一百年的時間去做呢?」所以,他沒有放棄。看來,導演本人的經歷不僅是一部勵志片,甚至可說是一個信仰見證。
對於基督徒而言,《海角七號》帶給我們的是多重啟示:如果說《海角七號》的故事,讓我們深受感動,那麼魏導演的見證,就是讓我們看到生命中的彩虹,看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