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耀漳
天降神匠
在台灣談「教堂」建築,就會想起一位在台東天主教白冷會的傅義修士。(註1)熟知傅修士的朋友,對他所設計的建築主要印象是:建築製圖非堂美,鉅細靡遺,空間設計讓人心曠神怡,看他的建築作品就像是欣賞一幅藝術畫作。在他的作品中,不論是教堂或是民宅,空間內總是多了一份「靜謐」。

光──天主的臨在
傅修士每設計一座聖堂之前,都會前往當地,細心地觀察日照表,以及日出、日落的方向,以思考如何藉由光的射影,去呈現祭台的美,巧妙地設計聖堂祭台的座落及光源的方向。在無法合適取得光源的區域,他則會從牆上或天花板上開天窗,好讓光源透射進來,就如天主的臨在。

台東都蘭天主堂

嘉義主教公署內聖堂
樓梯──更上一層樓
樓梯的設計是傅修士在建築空間規劃裡,最擅長的表現。無論是在寬廣的空間、狹長的走道空間,或圓形、方形,任何的空間、角度都難不倒他,他的設計使整個空間給人溫柔且安全的感受。

傅修士的建築設計著重於版結構造型,簡樸的外觀,配合當地的石板建材,透露出祥和的氣氛。筆者(註2)同傅修士近期合作的案子是都蘭天主堂。當時我們提出二件設計草案,供當地教友選擇,他們的反應是造型上與寶桑天主堂雷同,建議設計不同的造型。回到辦公室後,我提出舊的圖檔中,屋頂屬於貝殼結構的建築物,作為設計方向,修士看了看我之後,笑著說:「這個有意思!」

都蘭天主堂

